政协作用被强调 习近平走出政改大局第一步?

【新唐人2015年12月12日电】(新唐人记者钟离述综合报导)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民主党派协商作用的《意见》,引起外界对习近平政改的关注。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政改可能要来“真格的”,但也有质疑。不过,外界认为,是否有勇气放弃中共一党专政,是评价习近平政改真假的最终标准。

12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了重要法律的修改、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等问题都是政治协商的内容。

有观点认为,该《意见》的颁布将让政协拥有切实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协民主制度化可能代表了政改的方向。

中共执政66年的历史,“政协是花瓶,人大是橡皮图章”,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以往任何决议的最终拍板都是中共政协和人大只负责宣传和举手赞成,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更有学者形象的把中共治下的“民主党派”描绘为“宠物”,每年春季的中共两会上“华装丽服”秀一秀“民主”。

但有观察指出,中办这次发布的这份关于政党协商的文件,其规定极为详细,与以往有所不同。《意见》明确规定了政党协商分为会议、约谈和书面三个形式,又分别针对这三种形式详细确立了协商的程序,并且制定了多种机制的保障。

有分析认为,文件中的规定环环相扣步步衔接,甚至细化到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地步,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中共各级官员依照规定循规蹈矩就能发挥出政治协商的作用。

《意见》不同以往之处还在于,文件规定的政党协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突破,下届中共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和宪法的修改建议,都必须经过政党的协商;政党协商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和工商界人士,几乎囊括了整个精英阶层。

另外,习近平的强力反腐,打破阻挠推动军改,对中共的掌控力超过以往,他的政治观点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也被认为是政改的一个可靠因素。在2014年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称“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

不过,外界也观察到,文件中规定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就是说,在政治协商中,各民主党派提出的只能是意见和建议,并没有政协的决定权。政协改革的目的只是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并不是体现各民主党派本身的政治主张。

外界认为,往好处想,本次改革之后,政协的地位可能恢复到类似中共建政初期的状态,政协可能会发挥出一点本应具有的政治协商的功能。

1956年毛泽东“反右”运动,彻底摧毁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功能;邓小平主政后也没给“右派”完全平反,民主党派一直扮演“花瓶”的角色。

外界关注习近平本次政协改革之处还在于,中办突然发文强调政协的作用,可能并非孤立的事件,政协改革可能只是习近平整个政改大局中的一环,已经迈出政改第一步。

早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时候,习近平就曾声称,以政协改革为核心的“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统计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已有31省市区政协主席全部“退常”,不再担任中共党委常委,这被认为是政协去行政化的关键一步。这样似乎使政协逐渐回归中共建政初期状态。

有网友评论说:中共的政治极其复杂,但是中共凌驾于一切组织和机构之上是最突出特点;中共的这一特权不废除,一切改革都没有保障。

有时政分析认为,习近平的系列动作可能是在向民主政治靠近,但最终能否真正实现民主,关键在于习近平有没有抛弃中共一党专政的勇气。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