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淡水鱼被检出含致癌“食物界禁药”

【新唐人2019年04月05日讯】香港浸会大学在对大陆水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有5个淡水鱼样本含有无色“孔雀石绿”。香港食物安全中心4日在脸书发文,批评中共政府仍严重缺乏对孔雀石绿的监管,并直指孔雀石绿可致癌,是“食物界禁药”。

浸会大学(简称“浸大”)“香港有机资源中心”去年9月至11月,在市场抽取57个食用鱼样本(其中39个来自大陆常规养殖),以检测鱼肉的残余污染物含量,包括重金属及孔雀石绿等。

检测结果发现,有5个大陆鱼样本(包括2个桂花鱼、2个鲩鱼及1个罗非鱼)含有禁药“孔雀石绿”,其中3个样本含量甚至超过欧盟规定的2微克标准。另有4个样本(3个乌头鱼及1个罗非鱼)被检出砷含量超标,还有一个鳜鱼样本含有水银。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认为,调查结果显示中共政府对孔雀石绿欠缺监管的情况仍属严重,由于孔雀石绿不容易分解,如持续进食含残余的水产类,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因此被禁止食用。

黄焕忠并建议港府加强监控进口水产,及针对问题养殖场设立追踪系统。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周四(4日)在脸书(Facebook)发文,也以“食物界禁药”形容可致癌的孔雀石绿,并指出,孔雀石绿曾被用于医治鱼类疾病,但对人体却带有基因毒性,因此香港法律规定食物中不可含孔雀石绿。

根据维基百科资料,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一种有毒的三苯甲烷类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既是工业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

另有香港媒体引述儿科专科医生苏杰荣的分析指,砷化合物同样可以致癌,且属于急性毒药砒霜成分之一;而甲基汞则俗称水银,可影响儿童脑部和神经系统发育,大量摄取会导致中毒,出现麻痹和智力发展受损。

此外,香港渔户陈根强表示,有大陆渔户会用“孔雀石绿”来改善鱼类卖相。例如,在运输时鱼体互相冲撞摩擦,可能会导致鱼外型受损,有些养殖户为掩饰损伤,就会利用药物让鱼体看起来“更健康完整”。

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还指出,大陆某些养殖场由于水质较差或空间不足,鱼染病的概率较高,因此,有部分养鱼户开始使用孔雀石绿等药物,以防止鱼类“生病”。

此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还曾公布,在大陆向香港供应的水产样本中,检出桂花鱼、鲮鱼和边鱼等含有孔雀石绿及可致癌的硝基呋喃。

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是用于人类和动物上的广谱性合成抗生素,上世纪90年代被发现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该类药物使用后,由于其代谢产物始终存在,世界各国均严禁在治疗和饲料中使用。

(记者萧静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明轩)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