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中共的自夸自信与“达克效应”

12月9日,第16个国际反腐败日。

当天,中共中纪委下属的《中国纪检监察报》高调发文称:“中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治理腐败的理念和实践已成为很多国家主动学习借鉴的榜样,并不断上升为各国在多边机制下达成的国际共识,为全球治理腐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个全球最腐败的国家,最腐败的执政党,居然好意思夸自己“为全球治理腐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脸皮可真够厚的!

不过了解中国现当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共就是典型的自大狂,王婆卖瓜自吹自夸乃是它的一贯风格和与生俱来的本性。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啦,什么中国为世界经济“把脉”,引领世界经济啦,什么中国智慧引领金砖未来啦等等,这类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辞在中共党魁的讲话和党媒的文宣里可谓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伟光正”与“四个自信”。

由此我想到了心理学上的“达克效应”。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摇大摆的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后,看着监控录像突然难以置信地说:“可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原来,有人曾告诉他,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隐身。对此,他深信不疑。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个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心理学家邓宁(David·Dunning)和克鲁格(Justin·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心理学认为,“达克效应”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这正好印证了达尔文的名言:“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我记得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用“达克效应”来审视中共的自信自夸,不难看出它其实是包裹在自信自夸下的无知与愚蠢。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王馨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