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汽车撞人案 警不证实嫌犯原国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3日讯】温哥华汽车撞人案嫌犯罗凯基(Kai-ji Adam Lo,音译)究竟是来自台湾还是香港,在网路上引发热议。许多人不理解加拿大警方为何不愿意说明嫌犯原国籍,熟悉加拿大警界运作及当地文化的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加拿大人”犯案,和他的原国籍没关系,“刻意强调族裔,容易造成分化”。

中央社记者和驻温哥华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外交官均向加拿大警方询问嫌犯原国籍,但警方都不愿说明,强调“嫌犯是否来自台湾或其他国家,并非案件侦查重点(It doesn't matter)。”

有人质疑这起案件涉及公共安全,民众有知的权利,警方避重就轻。

主跑加拿大警界新闻多年的资深媒体人朱冠华说,警方不回答嫌犯原居国问题“很正常,并非避重就轻”,因为“此案的重点无涉族裔身份”。

他表示:“就警方而言,初步调查已证实罗凯基是加拿大公民,他的犯案行为和精神疾病有关联,并未涉及种族仇恨,所以他来自哪个原居地并不重要,最终他是以加拿大人的身份接受司法审判。”

朱冠华说:“依据过去案件处理原则,警方若提及嫌犯来自何国,几乎都是因为嫌犯是外国人,或者嫌犯在加拿大的犯罪行为和他过去在原居国的犯罪行为有关系。警方已确认罗凯基是加拿大人,也证实他过去从未有犯罪纪录,有何道理要去探究他的原居国呢?”

他表示,卑诗省政府、温哥华市政府和警方对此案高度重视,透明度很高,几乎每天都举行记者会,并未想掩盖任何问题。

前卑诗省议员陈伟蓁(Katrina Chen)长期关注心理健康、平权和文化等议题,她也说,不管罗凯基是来自台湾、香港或中国,对警方来说,他就是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国家,很重视族裔平等,如果刻意强调族裔背景,反而容易激化对立和分裂”。

她说,加拿大不仅有来自不同国家族裔的人民,甚至同一个族裔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如果刻意标签一个人的国籍,恐陷入刻板印象。“曾有人指责黑人犯罪率高、难民好吃懒做、华人爱贪小便宜,种种说法其实都是一种‘标签化’”。

她又称,加拿大华人背景很复杂,有些人是第二代、第三代;有些父母都是华人,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本身已经难以定义其原居身份。

陈伟蓁认为,加拿大文化非常多元,而主流社会普遍认识到一些国家有政治敏感问题,华人有中港台政治差异、印度裔有印度教和锡克教之差、犹太裔中对以色列态度也有天壤之别,所以除非事件本身和特定族群有关,否则政府官员或公务员更不应该带着“分别心”看待问题。

她呼吁:“深思一下,追问此人的国籍问题,究竟出发点是什么?会让受害人和整个社区变得更好一些吗?我们希望探究的问题和答案,能带来多一点正面的能量,而不是负面的情绪。”

(转自中央社/责任编辑:卢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