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消息频传车主反弹  小米SU7订单4月降五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4日讯】中国电动汽车网红品牌小米SU7近期负面消息频传。继3名女大学生驾驶小米SU7发生车祸惨死后,近日又发生该品牌电动车新增功能涉嫌“虚假宣传”的维权纠纷。随着负面消息的扩散,小米电动车销售热度快速降温,4月份新订单数量环比大减逾五成。

路透社5月14日报导称,由于消费者反弹,小米SU7电动车的新订单数量正在迅速下滑。报导援引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周三(14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今年4月份小米SU7 的新订单数量较 3月下降了 55%,而且进入5月以来,订单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报导指出,本月前两周的订单量为13,500辆,远低于3月份第二周23,000辆的订单量。

路透社的报导认为,小米SU7订单骤减的现象,与3月末一辆小米SU7发生的致命车祸,以及SU7 Ultra双通风碳纤维引擎盖设计涉虚假宣传的丑闻有直接关系。

近期,小米电动汽车遭遇了一些列突发事件,对该公司电动汽车的质量信誉造成打击。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3月29日晚发生的一起致命车祸。当时,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以自动驾驶的方式行驶,遭遇前方道路维修而撞上了路边护栏,车辆随即爆燃而车门疑似被锁死,车中的3名女大学生不幸葬身火海。(延伸阅读:又是车门锁死 小米su7电动车起火烧死3名女大学生)

此后,小米公司将其电动车的“智慧驾驶”宣传改为“辅助驾驶”。这起事件导致公众对该品牌电动汽车的安全疑虑大幅上升。

此外,小米还因 SU7 Ultra 车型选配的碳纤维双风口引擎盖设计涉嫌虚假宣传而陷入消费者维权纠纷中。

今年3月,小米SU7 Ultra车型新推出了所谓“碳纤维双风口引擎盖设计”,对外宣称“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选装价为4.2万元人民币。不过,许多小米SU7 Ultra的车主近期纷纷控诉称,选装这项新功能后却发现,实测车辆既无气流导引功能,也未改善散热性能,拆解后发现其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几乎一致,仅减重1.3公斤。

近日有数百位小米SU7 Ultra的车主集体维权,控诉小米公司的相关宣传“误导消费者”,涉及虚假宣传,要求小米公司退还定金。(延伸阅读:小米汽车涉虚假宣传 超300车主集体退车(视频))

为此,小米汽车曾在5月7日作出公开回应,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1.)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2.)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

然而,小米汽车提出的上述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车主和准车主们的认同,被指“处理态度太过敷衍”,“2万积分补偿太不尊重人”。

有陆媒在相关报导中直言,“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小米SU7的信誉危机,也暴露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些价值观的扭曲。”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建勋日前接受陆媒采访时表示,从消费者反馈及相关测试来看,小米SU7 Ultra对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宣传与产品实际表现差距明显,若无法提供合理说明或证据证明宣传属实,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