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1日讯】中共政局动荡,高层内部各种异象频现。日前,中共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新的条例,引发各界猜测。有分析认为,这个条例的推出,是中南海变局公开的一大关键信号,也再次旁证党魁习近平权力丧失的迹象。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该会议还研究了其它事项。这一般是涉及高层人事调整。
中共新华社7月1日报导,马兴瑞不再兼任新疆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陈小江任新疆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报导称,当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领导干部会议,中组部协助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黄建发在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这也意味着,一直由姜信治兼任的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已移交给黄建发。
这是继今年4月李干杰、石泰峰职务对调之后,又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间的调整。这段时间,网络一直盛传中共统战部长李干杰被调查的传闻。
此次中共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报导声称,设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并强调“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云云。
中共党魁习近平自十八大上台以来,跨机构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这些机构的一把手。习通过“小组治国”,架空了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国务院等职能部门,为所欲为,强化集权。
6月30日,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高树超(Henry Gao)在海外X平台发文说,“如果习依旧大权在握,这个新机构看起来完全多余。”他还提到,结合近期习近平忠诚派系的军方高层频繁遭到清洗的状况,这可能意味着习近平正逐渐失去掌控力。
旅美学者吴祚来在X发文表示,中央将成立协调机构防止一人说了算,协调机构将协调元老与常委,常委与政治局委员的意见建议,对重大决策进行确认或否决。以前呢?是谁一个人拍脑门做决定。
吴祚来认为,北戴河会议,将决定四中全会,四中全会,次定二十一大与习的命运。中共前党魁胡锦涛在二十大上被架走,是习违背了与元老的承诺,导致团派特别是胡春华出局。李克强事件一直无法交待清楚。最重要的是,现在习玩不转了,留岗待退。
原本应在去年秋季举行的四中全会迄今未开。各种迹象表明,中共内部已经乱套了,而且问题很严重。
大纪元5月份从权威人士处获知,自去年4月以来,习近平就已开始失势。习近平虽然表面仍在台上,实则大势已去,中共元老温家宝、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张又侠等已成为左右中国政局的关键因素。现在习只是在配合演戏,告诉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时政评论员周晓辉7月1日在大纪元撰文分析,首先,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出炉就是在弱化习近平的地位,进一步印证了习确实丧失了权力;其次这个机构不会是一个常设机构,而只是一个过渡性机构,作用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顾委类似。
作者认为,非常时期的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的任务是决定重大事情的方向,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但不会越俎代庖。这个机构的推出,正是中共的控局者为即将到来的高层变局做准备,也是再次旁证习权力丧失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新华社另一则消息称,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党刊《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的文章,大谈“团结奋斗”。
时政评论员钟原7月1日在大纪元撰文表示,此次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有关细节并未透露,但等于原来的决策机制被正式取代。这是中南海变局公开的一大关键信号,《求是》杂志借用习的文章大谈“团结”,暗示了中共高层权力的激烈博弈,而四中全会仍没有确定召开日期。
作者认为,这是极度异常的做法。新的决策机构的权力应超越了政治局,否则就没有必要设立了。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的决策权被新机构取代,还通过政治局会议确认,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书记处都同意把权力转移给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可见这一机构已经掌握了中南海的实际权力。
作者表示,新决策机构的设立,意味着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决策核心层,更多官员应该是来参加权力交接仪式,明确今后需要听从谁的命令。新的决策机构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不想再等四中全会。
作者认为,新的决策机构如果正式掌握了权力,政治局就只能听命行事,尽管四中全会还没开,但权力实际提前完成了转移,也等于为四中全会做足了铺垫,并对外公开,剩下的恐怕就是如何走形式了。政治局会议公开了中南海的变局,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或许是无法再掩盖了,还可能是各派势力斗争太过激烈,不得不提前摊牌。(相关链接)
(记者唐正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