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4日讯】中共政局诡异多变之际,日前,中共党媒高调刊文纪念前总理李克强的冥诞,而《求是》急速删文。此外,大陆社交媒体也出现不同情况。有分析认为,这次宣传口关于李克强的纪念文章,出现诡异的激烈博弈,这传递着中共内部对解密李克强之死存在分歧,这背后或涉及更多中共的秘密。
7月3日是李克强的70岁冥诞。中共党媒《人民日报》3日在第6版刊登了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撰写的纪念文章,从保党角度吹捧李克强,声称李“积极倡导讲实话、办实事”,“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等。
很快外界注意到,3日,最早刊登此文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网在刊发纪念李克强的文章后又删除;《人民日报》官网稍迟几个小时发表,截至目前还没有删除。而原创机构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的官网,此文也显示“404”。
不过,今天(4日)在新浪微博搜寻显示,不少大V和媒体人转载了纪念李克强的文章,目前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搜索纪念李克强的这篇文章,发现地方官媒基本没有转载。
李克强在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同学,国际仲裁员、法国上诉法院律师陶景洲4日在海外X平台发文表示,3日是李克强同学诞辰70周年。下面这个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不显示。其所附的帖文显示,是引用了李引用过的两句话“人在做,天在看”“黄河之水不会倒流”,以及一张李克强的北大学生学籍表。
昨天是前总理李克强同学诞辰70周年。下面这个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不显示。 pic.twitter.com/YqfhsusrlM
— Jingzhou Tao 陶景洲 (@JingzhouTao) July 4, 2025
中共官方2023年10月27日称,李克强“在上海休息”期间,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终年68岁。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其死因不单纯,并质疑他是直接或间接死于中共内斗。
昨天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的文章还特意提到,李克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不过,文章最后又进入了喊口号的模式,将效忠习的“二四四二”模式重复了一遍。
时政评论员周晓辉今天在大纪元撰文表示,2023年10月离世的李克强,今年诞辰逢十,中共官媒发表纪念文章符合规定,但纪念中共领导人仅70周年的冥诞,确实罕见。
周晓辉认为,从纪念文章涉及的几个方面看,可以感觉到似乎有不同中共内部的力量在博弈,一方面是通过纪念李克强,突出李所为,似有为李“昭雪”之意;另一方面,又强调李对习的支持,来淡化二者的分歧,包括最后再提“二四四二”。这表明,对于李克强之死的真相是否彻查,中共内部仍存在分歧。
作者表示,《求是》删文进一步印证了分歧之说,而《求是》网是由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听命于中央书记处,作为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蔡奇在其中有什么动作吗?而据传蔡奇在李克强蹊跷死亡案中也扮演了某种角色。
作者说,问题是《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其主管单位也是中央委员会,为何两个同属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报纸、刊物会不同调呢?谁在主导《人民日报》的方向?虽然中共的黑幕一直被掩盖,但官媒刊发纪念李克强的文章明显是“观测中国政坛风向变化的重要参考”,其传递的信息是中共内部对解密李克强之死上的分歧,而这分歧背后或许又涉及更多中共的秘密。(相关链接)
此外,译者张冬3日在X平台爆料称,(传说)政府公务员们限3点前交回所有今天(7月3日)的《人民日报》,凡藏匿者给严重处分,收回后签封统一交到上级部门,看来这事有点大,基层领导们吓坏了,都怕掉乌纱帽。估计人民日报社长要倒楣了。(相关链接)
时政评论员岳山今天对新唐人表示,有关收报纸的传闻,现在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但是这篇文章本身的发出,也说明中共现在对于李克强的处理比较头痛。如果李克强死亡真相不公开,民间也一直会纠缠不休,就像一位评论人士说过,习近平可能睡不安稳。
岳山认为,李克强生前就是习近平的心头大事,死后仍然是。目前习近平在失势的过程中,也会反扑。这次宣传口关于李克强的纪念文章,再次出现诡异的互搏。最近几个月,是中共政局高度敏感期。一不小心,习近平全盘皆输的可能性大。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记者唐正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