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金扫描】美大地震 救命3法则 以军进入叙利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8日讯】欢迎收看《时事金扫描》。我是金然。

16日以色列空袭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国防部大楼,还警告性轰炸了叙利亚总统府,如果想了解详情的观众可以看我昨天加做的一集节目。17日,叙利亚政府军从南部德鲁兹人聚集的苏韦达开始撤退。

以军进入叙利亚 苏韦达被完全占领

不要小看叙利亚政府军的这次紧急撤退,它预示着叙利亚政权在南部的影响力从此将大为削弱,也意味着德鲁兹在苏韦达自治的开始。7月17日,德鲁兹战士在苏韦达政府大楼前升起德鲁兹旗帜,叙利亚几十万德鲁兹人,这次在以色列支持下获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胜利。

占据绝对武力优势的叙利亚军队之所以会撤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色列军队的直接介入。昨天傍晚,当以色列国防军的各类军车出现在叙利亚南部边境时,受到了德鲁兹人发自内心的欢迎。

17日一早,当以军进入叙利亚南部城镇的时候,德鲁兹人更是大人小孩沿路迎接,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刚刚发誓要消灭所有攻击德鲁兹的任何势力,今天就看到以色列的大批人马到位,对德鲁兹人来说,以色列人绝对是救命恩人。

那么,以色列把叙利亚政府军从南部吓走了,下面有什么战略目标吗?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谈了叙利亚战略。他说:我们制定了一项明确的政策:从戈兰高地到叙利亚德鲁兹山区南部实现非军事化。这是第一条规则。第二条规则是保护我们的兄弟——德鲁兹人。因为这两个规则都被叙利亚政权打破了。因此才有了以色列国防军采取行动。

内塔尼亚胡还透露了为什么他会如此快的下达了空袭叙利亚政府的命令:两天前他收到了以色列德鲁兹社区领袖的信,里面有一段内容是这么写的:“当年在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时候,当您的亲人被屠杀时,犹太人哭了,因为没有任何人来救助。如今,德鲁兹人身处同样的绝境。”内塔尼亚胡明显是在警告周边的中东国家,任何对以色列和兄弟的威胁,都会面临以军毫不留情地打击。

以色列一打七 连灭两名真主党指挥官

那么内塔尼亚胡谈到的七条战线是指的哪七条呢?以色列同时面对的七大战线分别是加沙地带(对抗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黎巴嫩(面对真主党)、约旦河西岸(针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伊朗(作为中东恐怖主义的幕后支持者)、也门(伊朗的马前卒胡塞武装)还有伊拉克;当然也有16日被以色列一顿胖揍的叙利亚。电影中的叶问曾要一打十,是艺术夸张,但现实中,以色列一打七还能边打边唱“笑傲江湖”确实是真实不虚的。

16日在以军空袭总统府时逃出的叙利亚总统沙拉,17日,面对国际舆论、特别是以色列“让领导先走”的冷酷打法,也不得不服软,对外表示:在停火期间他会尽力保护德鲁兹教派的权利。大家有没有注意某些政治人物的话术,这一句话里就打了两个埋伏,一是“在停火期间”,也就是说我的誓言是有时效性的,说翻脸就可以翻脸;另一个词更阴险:“尽力”,保护没保护反正都有“尽力”二字挡着,是进可攻退可守。有人翻出了沙拉在今年2月份的发言,当时他就在说:保护德鲁兹人是他的首要任务。结果这半年保护下来,被叙利亚政府军打死的德鲁兹人过百,其中,21人居然是被政府军“斩首处决”。

在这点上我觉得,沙拉还真不如朝鲜的金正恩说话爽快些,17日,金正恩对外表示:“以色列不是一个国家……以色列是华盛顿支持的一项恐怖计划”,一上来先把以色列的主权给否认了,难道金正恩往俄乌前线送炮灰,赚的人头费还不够花,这是要再往叙利亚派朝鲜兵吗?难怪有网友表示,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以色列离朝鲜和中共国太远,不然,也让他们尝尝以色列“让领导先走”式大餐的风味。

伊朗核基地留祸根 以色列放话再出手

据美国媒体报导,根据上个月美军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的最新评估,日前情报部门向美国国会、国防部官员做出及时简报。地图中显示,当时袭击的三个目标分别是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每个地点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福尔多核基地被认为是最难攻击的目标,因为设置在伊朗中部一座大山的山体下,深度至少80米。最新评估的结果是,福尔多核基地已被美国最大的GBU-57钻地弹“大部分摧毁”了。

相比之下,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损坏程度较轻。纳坦兹作为伊朗最大的铀浓缩场地,部分设施受损,但地下厂房因为只使用少量钻地弹而没有被完全摧毁;而针对伊斯法罕核基地当时只用了战斧导弹,因此浓缩铀工厂仍然处于可修复状态,如果伊朗全力维修,伊斯法罕核基地可能在几个月内恢复运作。这一跟踪报告显示,美军的上一次远程打击结果还是留下了祸根。

据透露,在打击伊朗核设施之前,军方曾提交了一个更全面的所谓“全面打击计划”,除了这三处核设施,还计划打击伊朗的另外三处核设施,包括伊朗西部的布什尔核电厂和北部的一处新建核设施。不是一次性打击,而是要持续好几周的连续打击行动。但川普经过综合考量最终拒绝了,川普是要避免陷入和伊朗的长期冲突,从而影响了针对美国国内优先事务的推进。因此川普选择了“快速决战”的方案,避免陷入中东泥潭。

其实,川普之所以会选了“快速决战”,还是因为他心里有底,因为在中东还有一个小霸王兄弟可以兜底,川普近日在白宫会晤内塔尼亚胡的时候说:他倾向于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如果伊朗重启核计划,他不会反对以色列进一步行动。而内塔尼亚胡马上接话儿强调:“伊朗必须清楚,美国和以色列既然能出手一次,也能再出手两次、三次。”这两兄弟的一唱一和,简直比双簧表演还有意思。

这边内塔尼亚胡放了话儿,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紧跟着冷冷地点名了:如果受到威胁,以军将再次开打,目标包括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不里士和伊斯法罕,还有任何一个试图威胁和伤害以色列的地方。

为了给伊朗人增加点肃杀气氛,以色列军队完全不闲着,昨天刚刚炸了叙利亚国防部,17日上午不到一小时内,以军战机在黎巴嫩南部低空飞行,斩首了两名真主党指挥官。杀鸡儆猴,提醒周边所有国家,“让领导先走”的戏码我们不但已经轻车熟路,还会不厌其烦地粉墨登场。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黄金避震三原则能救命

最近都在传日本会有大地震,而且连具体日子都有,结果日子过了,日本也没什么大地震,反而是16日,美国的阿拉斯加半岛发生规模7.2强震,好在震中是在深入太平洋里的半岛,人烟稀少,但因为是浅层地震,破坏力可不小,来感受一下当时的地震场面。

一个常识是,当地震正在发生的时候,最好不要乱跑,全球公认的在室内的避震三原则,一句话就记住了:“趴下、掩护、稳住”;也就是立即就地趴下,远离窗户、玻璃、悬挂物等。然后寻找附近坚固的家具做掩护,比如躲在坚固的桌子下。如果身边什么都没有,那就双手护头,靠墙角蹲下。最后就是用手紧抓支撑物,比如,抓牢桌脚,千万不要急着往外跑。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昨天地震中的视频,其实就是一个反面的示范。一直跑来跑去,而且是带着孩子跑来跑去。太危险了。

万幸在阿拉斯加地震后,几乎没有人员伤亡,特别是一开始曾有海啸预警,当地居民也被迫疏散到高地。一旦发生海啸,造成的破坏可能要比地震大得多。但后来海啸预警也全面解除了。

要知道,阿拉斯加和日本地震带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大型地质系统——也就是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又称为“太平洋火环”),存在着深层的地质连动性。这个火环包含阿拉斯加、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新西兰还有美洲西岸的智利、加州等。当太平洋板块向北潜入北美板块的时候,会引发巨大逆断层地震,比如1964年阿拉斯加规模9.2大地震;而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潜入欧亚板块或北美板块的时候,又会造成像日本和台湾的地震。

因此有人在想,“阿拉斯加这次发生强震,会不会因为释放了板块边界的能量,反而减弱了日本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有可能略微分担整体地壳的能量释放,但不会显着降低日本地震风险。而且有时还可能造成邻近区域的地震风险升高。

有意思的是,像日本等国家现在已经可以在地震前的几秒钟做出预警,下面这个视频就是一位正在做视频直播的日本人,在收到地震警报时,马上离开房子,几秒钟之后地震就发生了。

您有记住地震时的黄金三要素吗?“趴下、掩护、稳住”。

欢迎订阅《时事金扫描》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jinsaomiao
欢迎订阅干净世界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dr1livvlu2gQAfvU2nJXR3H17m0c

——《时事金扫描》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