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南山:重庆文革墓园前的沉思

【新唐人2012年4月11日讯】看过他人所写重庆文革墓园文章,心里沉甸甸的。

一则作为重庆人,对那段武斗历史记忆犹新;再则,近年重庆红歌阵阵,让人联想文革;最后,祭奠那些死于文革的“英烈”,心中仿佛打倒了五味瓶。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没有赶上红卫兵大串联和武斗,但街坊邻居以及整个大形势,依然让十岁出头的我,深切的感受到那个疯狂年代的群魔乱舞的匪夷所思。那个年代,在我记忆中,除了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就数惨烈的武斗了。开始,听闻邻居说街上有各路造反派一车一车在街上头戴藤帽,手执弹弓,彼此对打,后来就发展成为真枪实弹的射杀。那时,居住在渝中半岛的母亲担心我们年幼无辜受到伤害,便带我我们去江北乡下亲戚家躲避。数月后回城,仍见街头巷尾依然冷枪不断,我们只好心惊肉跳的快步回到那个下半城的家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好在那时年幼,没有成为武斗中一员,算是躲过一劫。否则,长眠在文革墓园中也未可知。

几十年过去了,先前关于文革武斗的记忆已经慢慢淡出重庆人的视线。现在的80后和90后重庆人,提起重庆疯狂的武斗,少有人能够说清楚。好在,重庆文革墓园把这段历史用墓地形式完好的保留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文革墓园就是一座特殊的文革纪念馆。人们来到这里凭吊,都不会忘记那个群众互斗的荒唐岁月。一个个坟茔,都在无声的告诉人们,文革时期的武斗怎样使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陨殁于无谓的内斗之中。

当年重庆文革武斗之惨烈,可谓冠于全国其他地方,因为这里兵工厂数量众多,导致发狂的人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现在,历史奇特的巧妙处在于,薄熙来选择了重庆,作为为文革招魂的舞台。不知那些长眠于此幡然醒悟后的所谓烈士,得知这些情况会作何感想。在文革墓园的重庆,那些唤回文革记忆的红歌 如同着魔似的响彻在这个城市的上空。而大唱特唱这些红歌,并非民众自发怀旧所为,而是官方有意识有组织的举动,即使耗费大量纳税人钱财,他们也在所不惜。红歌阵阵,让墓地里的灵魂如何安息?

为生计,几十年前随父母离开重庆,难得回重庆祭拜文革墓园。偶尔回重庆探望亲戚,皆来去匆匆,无缘去给那些死于文革武斗的老乡祭扫。就连重庆墓地的模样也不曾知道,只是好几次听重庆朋友提起该墓地,令我一次次思考文革墓地在重庆的特殊地位。

对于重庆文革墓地,虽未谋面,但在内心深处,始终纠结。不知道该真诚缅怀还是长叹。重庆朋友一次次提及,我都不知说什么好。说是烈士吧,他们可曾造福家乡父老?说是罪人吧,他们可是怀揣一颗忠心。当然,墓地之墓碑,都赫然镌刻着“烈士”二字。

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曾经有人宣称“青春无悔”。对于这些文革墓地的所谓烈士,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振振有词的表示“青春无悔”。那些一个个怀揣革命理想,怒放的生命之花,永远的消失在无谓的牺牲之中,是人类历史上荒唐的见证。她要告诉人们的,绝不是什么烈士壮举,而是奴化教育下孕育的愚忠产物。他们的死,既不重于泰山,也不轻于鸿毛。他们的死,几乎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历史价值,那就是告诫人们,切莫忘记,当年重庆武斗莫名荒唐的一幕。惨绝人寰的文革,在中国绝不能重演!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