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美再启量化宽松 世行促中国再加息

【新唐人2010年11月5日讯】美国联邦储备局11月2号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注资6000亿美元增购政府债券,刺激经济复苏。这个消息导致美元兑主要货币继续贬值。亚太各国政府担忧美国发行的大量新增货币涌进亚洲等新兴市场,引发资产泡沫的危险。世界银行呼吁亚洲各国采取防范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后,作为央行的美联储已经把利率几乎降到零,在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的第一轮定量宽松中,美联储已购买了1.7万亿美元的国债。

美联储表示,将在明年6月底前购买9000亿美元左右的国债。因为除了新增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外,美联储还根据8月份作出的决定,每月购买大约350亿美元国债。

所谓量化宽松,指的是扩大发行一定数量的货币,通过购买债券等途径,向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以鼓励开支和借贷。这是在零利率情况下采取的极端做法。

不过,历史上缺乏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例子。美国政府在大萧条时期曾注资两万亿美元,但是收效甚微。日本央行也曾采用过类似政策,结果长期无效并导致通胀。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师、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11月3号指出,美联储多年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就导致大量美元流入楼市,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

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2号说,美联储继续推动量化宽松措施,再加上空前的低利率,最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财政长期过于宽松,会出现更多的资产泡沫。

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3号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辩护,他表示,金融环境更加宽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担心量化宽松会促发通货膨胀是夸大其词。

美联储内部认为,这项措施通过降低长期利率、提振股票,鼓励企业投资,提升消费者信心,而美元贬值则可降低美国出口产品价格。

不过,《华盛顿邮报》3号说,如果消费者和企业继续手握现金不动,那么美联储此举的积极影响就微乎其微了。《纽约时报》3号说,美国的问题主要出在财政政策方面。

《华尔街日报》4号说,弱势美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美元汇率快速下跌,将推升美国利率。美联储自身及外部的经济学家们警告,这项国债购买计划可能无法奏效。

英国BBC援引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量化宽松政策是风险极高的背水一战,大量印发钞票将使美元信誉受损。美国财长盖特纳在20国财长会议前再三重申:美国不打算通过美元贬值来实现繁荣。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3号说,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可能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上升,甚至引起欧洲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持续举债支撑经济发展,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

美国的经济政策与世界诸国反向。最近,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提高利率,亚太多国和欧洲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对抗通胀,干预汇市。一些亚太和拉美国家正在考虑施行资本管制。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近期大量热钱涌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令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扬,催生通胀与泡沫风险。各国须采取防范措施,包括调整货币政策、撤去救市措施和加强金融监管等,避免亚洲金融风暴重演。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因为美元发行不受控制,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正在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冲击。

英国杜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志超认为,中国通货膨胀只能说部分同美国输入有关。中国的通胀归根结底是国内因素造成,主要是由于投机盛行和经济过热,比如房地产泡沫。

根据央行数据,截止今年9月底,中国超发货币近43万亿元人民币。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导致国内通胀和泡沫的主要原因。

世界银行11月3号发布报告表示,中国在调整经济平衡、把侧重点转向国内消费方面,仅取得了“有限进展”。要想抑制通胀预期,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

针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良博士对美国之音说:【录音】“间接地会使人民币的升值加速,间接地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会更快一些,应该说中国目前能做的东西不多,加息可能难度会稍微大一点,因为如果加息的力度过大,可能会引发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

自9月份以来,人民币已对美元升值2%。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最近说,如果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3%,中国的出口企业将承受压力。

专家指出,世界各国越来越走向政府干预经济,以及发达国家高福利、高税收制度,是经济复苏的根本障碍。国际新的金融秩序建立尚需时日,美中等各国应坚守避免货币战的承诺。

新唐人记者李元翰、周天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