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秋感悟

文: 智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21日讯】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月色皎洁,菊桂飘香,万家灯火,赏月、咏月的风俗,历代相沿,形成了一个传统习俗。那一轮明月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牵念,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和期盼。我国传统中秋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给人以丰富的心灵感受。

祭月、拜月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礼记﹒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在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人们举行祭月典礼表达对神明的敬奉。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

古时历代历朝的人们无不重视敬奉天地之神,史载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表达了古代君主对天地的崇敬感恩之心,对各种神明的敬畏感念之心。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也影响到民间,民间亦举行各种丰富的祭月、拜月等仪式和活动。

周代《祭法》云:“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木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也即感恩目标。《庄子﹒天道》云:“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说的是要遵循天道,依天体运行的规律,日月昼夜之行井然有序,万化自均,万化自宁,风调雨顺,天下方能太平。《礼记﹒祭义》云:“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无不遵循宇宙的规律,也是使天下万物正常生长、和谐的保证,人们接受上天的恩惠,由衷的产生敬畏和感恩,并应效法天地之道为人处世。

赏月、咏月

古人赋予了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从灰飞轮阙到仙人乘鸾,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副副斑驳陆离的胜景,那里有神仙、有桂树、有玉兔、有广寒宫。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相关的碧空明镜,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交流的良机。月亮是人类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中秋之夜,月亮东升,清辉洒满大地,人们便开始赏月活动。亲朋好友相聚,把酒临风邀月,吃月饼以示“团圆”,此外还有燃灯、观潮、舞火龙、歌舞等各种活动。

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咏月抒怀,古诗词中的咏月佳句数不胜数。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写道:“月出皎兮”、“月出照兮”、“月出皓兮”,描写出月亮的美丽,《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诗句。唐宋以后咏月诗更不胜枚举,描写月宫景象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描写月亮状貌的有:“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描写月光下大自然壮观美景的有:“八月凉风天气清,万里无云银汉明”(唐﹒宋之问);描写宁静、和谐、优美意境的有:“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唐﹒韩愈);描写月光皎洁的有:“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明﹒张绅)。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望月怀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富生命力的传统主题之一。使对故乡和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深深的祝愿突破了空间的距离,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唐﹒白居易)。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种明月升起,光照天涯的阔大境界,体现了诗人旷达博大的襟怀,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

中秋之夜,仰望天穹,那一轮明月满乘着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超然。人们与月对话,以月为友,月亮的高远清澄在诗人那儿唤起的是宇宙辽阔与人心交感的无限遐思。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描写出明月亘古不变,是历史的见证和永恒无限的象征,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唤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价值。把月拟人化,描写月的品质,如唐代曹松在《中秋对月》中写道:“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写月亮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描写月的澄澈和光明,如晋代陶渊明在《拟古》中写道:“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而唐代李朴的《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则体现出诗人们追求清莹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千里万里,共赏同一轮明月;千山万水,共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千家万户,共同表达着祝福的心愿。在中国人心中,月亮是美丽、光明与永恒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给人们一种精神提示,体现出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内涵,同时也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借鉴,敬畏天地自然,敬天敬神和对上天的感恩,感悟宇宙、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光明美好的未来。

明慧网原文:传统中秋感悟

(转自明慧网/责任编辑:李乐真)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