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有利论”出台 中共意欲何为?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8月31日讯】近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为“闭关锁国”翻案,引发热议。分析认为,此举有为现实政治服务之嫌。

8月24日,中科院下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最近发表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文章对“闭关锁国”作出了新解读,认为明清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自主限关”,具有合理性。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中国问题专家胡平:“共产党它发现它原来那套谎言不适用于今天了,那么它就要对过去的历史重新窜改。所以当年早些,共产党它在讲清末明初那段历史的时候,对所谓当初政府采取的这种闭关锁国还是持批评态度的,可现在它为了维护它自己政权的需要,它就要做一个重新的评价。”

时事评论员王赫:“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高翔,是个正部级的官员,所以这篇研究报告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一个学术研究,它是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在中共的历史上,它一直有一个‘影射史学’的传统。那么现在,中共的国际处境非常的糟糕,它这时候被迫要向内部收缩,所以它就是为中共的自我封闭,自主限关,来做一个历史上的这么一个认证。”

全球爆发情后,中共坚持“动态清零”,基本上“与世隔绝”,经济上提出“内循环”。海内外质疑,中共正在关闭国门,与世界脱钩。但中共继续打出“改革开放”的旗帜,强调“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胡平:“ 因为它也发现和外部世界的交往,对中国也是有益的。所以它并不是要完全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它确实会有选择性的,在有一些方面,会压缩原来的开放程度。这方面当然也有它一部分主动的,一部分被动的。是因为它要加入全球的这种经济文化的合作,而它又不愿意去履行在这种经济合作中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那么它当然就受到别人的抵制,它就必须得自己关上。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让它就是比较主动的降低对外开放的程度,这当然是由于中国政府它自己的专制性质,它需要控制思想。”

王赫:“但是他打的口号肯定说是,我要实现国际安全,我要在这方面体现国家主权,我要在有关方面进行防范。”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这篇文章恰巧在北戴河会议后出台,中共的政治老人很可能在会议中对习近平提出了批评,对他的连任构成了阻力;习近平为此要作舆论准备。

王赫:“这个报告出台,它的直接的效果,就是针对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二十大的主题,二十大的报告里面,一些结论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韩霏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