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美商担忧中国经济政策歧视性增加

【新唐人2010年2月18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木风华盛顿报导)美中关系进入多事之秋,在华的美国企业更感受到了丝丝凉意。美国商业人士反映说,中国变了,那个开放、热情的中国已经变得明显内向,对外商的歧视正在增加。

*多事之秋,美商担忧*

美国对台军售引起的轩然大波还没有平息,西藏流亡精神领袖已经抵达华府,即将跟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这次会晤将会引起北京方面多强的反应是观察人士密切关注的焦点。

其实,跟中国有经贸往来的美国商界人士对美中关系多变的担忧和关注可能不亚于观察家们。

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全球公共政策部门主管安玛利·帕吉特(Ann-Marie Padgett)女士星期三早上出门到首都华盛顿全国记者俱乐部开会的时候,决定不坐地铁而是开车去。但走了一段才发现,公路太堵,要准点到达,还是要坐地铁。于是,她把汽车停在地铁站,上了地铁。可地铁没走多远,广播上又通知说,因技术故障,列车需要推迟几分钟。

帕吉特赶到记者俱乐部以后对参加美中经贸关系研讨会的人士说:“经过这一路折腾,所庆幸的是,我终于赶到了这里。这也让我觉得,这一路的经历跟美中关系的状况不无相似之处。开端不错,但情况很快就不顺利了,你就得决定什么是下一步的最佳路线。”

帕吉特说,美中关系现在太复杂了,汇率问题、军售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达赖喇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无一不对美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对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华美商抱怨无形壁垒增加*

参加华府环球企业对话主办的“民族主义与美中经贸关系”研讨会的主讲人中大多数都直接从事对华商业活动。他们反映说,中国的经商环境正在朝着不利于外商的方向发展。

美国信息技术理事会(ITIC)负责国际政策工作的副总裁约翰·诺伊弗(John Neuffer)说,前些年,美国公司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中国政府不仅欢迎它们去投资,更希望美国公司能够给中国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商业环境相当友好。但是,近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两年前,我加入到信息技术理事会。技术行业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们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已经不如以往了。中国市场上的情况越来越令人烦恼,也越来越复杂。竞争环境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诺伊弗说,问题主要来自中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政府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困扰外商的不是关税壁垒,而是非关税壁垒。比如无线标准WAPI,凡是在中国出售的手机等无线产品都要安装中国特定的WAPI芯片,否则不能使用。这是中国单搞的一套标准,跟世界普遍的标准不接轨。中国方面还准备出台一项新的专利法,要求凡是使用中国标准的技术专利,要么免费提供,要么收费极低。这对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构成真正的威胁。

此外,还有MLPS系统。这套系统要求购买IT产品的大企业,如银行、运输公司等在购买此类产品之后要送交政府指定机构进行测试检验。诺伊弗说,这些地方的测试标准不同于世界任何地方,给外国IT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瓦戈:中国开放进程已经停滞*

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副总裁弗兰克林·瓦戈 (Franklin Vargo)对美国科技公司在华境遇的变化也有同感。他认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几年里在落实自己承诺方面做得不错。但是,这种改革和开放的进程现在已经停顿。

“情况已经变化了。中国看来正在从外向转向内向。她一方面还在利用国际贸易体制给她带来的好处,但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增加了,特别是政府采购市场。中国政府利用政府采购市场推动国内科技发展,只不过她是通过对市场的扭曲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瓦戈批评中国政府扭曲市场是指政府采购政策包含多种条款,限制外国公司对这一市场的参与活动。

*傅瑞伟:美国已失去对华谈判优势*

华府重要智囊机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傅瑞伟(Charles Freeman)认为,中国对外国企业态度的变化是近年来中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傅瑞伟说:

“如果回头看看这两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内部和中国社会上都有这种看法,认为美国模式对中国模式的优劣地位已经颠倒。他们切实感到现在是中国的时代。这使得美国政府和美国商界跟中国之间的谈判变得非常困难。北京更听不进去美国方面的意见,即使是美国国会的意见。北京往往把美国劝说北京做出一些政策改变的做法视为进攻行动。”

傅瑞伟认为,美中两国政府间进行友好、有效磋商的好时光已经不再。傅瑞伟还表示,中国政府出台的有关产业政策和自主创新政策折射出已经浮现的科技民族主义思潮。这位老中国通认为,这种政策在经济、科技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是注定行不通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