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记者 综合报导】“孙玲舞蹈学校”及该校名下的“孙玲舞蹈团”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刻苦训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舞蹈演员。每年一度的多伦多华人新年文艺晚会及各华人社区的文艺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孙玲舞蹈团丰富多彩的舞姿。孙玲老师主持编排的《蒙古筷子舞》,《乳飘香》,《顶碗》,《西藏舞》,《雀之灵》等许多舞蹈已经成为华人文艺演出中的优秀保留节目。
舞美之星
舞蹈学校的创始人和舞蹈编导孙玲,自幼喜爱舞蹈艺术,4岁登台演出。凭着对舞蹈与生具有的灵性和后天的严格训练,少年时代就成为山东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孙玲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舞台上踏着舞步迎着掌声和鲜花走来的。
1977年孙玲作为文革十年后首批考生进入山东师?大学艺术系舞蹈专业,师从周惠芳老师等舞蹈家教育家,系统地接受理论与舞蹈专业训练。毕业后留校教学期间,经常去北京舞蹈学院,接受著名中国古典舞创始人之一的唐满成教授的指导,使自己的舞蹈技艺风格日臻成熟。
作为一位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孙玲辛勤耕耘于舞台和讲台,她创作并指导的民族舞《春花细浪》,《春游》等1988年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一等奖。她参与编写的有关舞蹈课本成为省中小学舞蹈教学广泛采用的教材。
办校之路
1994 年孙玲来到加拿大。舞蹈家要生存就要放弃专业从头再来。但是,作为一名自幼从艺,视舞蹈为毕生事业的舞蹈家,孙玲从来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有道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多伦多最早的一家华人舞蹈团体–“中国舞蹈学会”发现了孙玲出色的舞蹈才能,邀请她担任舞蹈教师和“艺术总监”,燃起了孙玲心中对舞蹈事业的炽热之情。
为了教学,她考试通过了许多人望而却步的《英国皇家舞蹈学院专业资格证书》。在后来的教学和演出中,孙玲发现华人移民对舞蹈的热情不仅没有因身居海外而减退,反而由于远离家乡的孤独,对祖国的文化艺术更加向往和热爱。尤其是华人家长们对儿女的未来寄托了很多的希望,需要懂专业的人士去教育和启发他们。于是,她萌发了办一所舞蹈学校的念头。
办校之路充满曲折。孙铃老师克服了缺乏教材资金等重重困难,首先在市区租用了别家的舞蹈训练场地,凭着丰富的舞台演出实践和十几年教学经验,她的舞蹈学校渐上规道并愈加红火。3年前迁到列志文山区新址,新装修的舞蹈教学炼功房宽敞明亮,近800平方英尺的木制地板符合专业标准,镶嵌在整整一面墙上的玻璃镜面晶莹剔透,映照出长长的把杆前学员们优美的舞姿,也映照着孙玲老师的汗水。
开办舞蹈学校比单纯到舞台上跳一段舞要复杂和艰难的多。学员们面前孙玲是老师,在大家面前她是校长,教学教材,内务外交。为了推广中国舞蹈艺术,她忙碌着并快乐着。
满园春色
慕名而来的学员不仅包括学童、青少年,还包括一些从事舞蹈专业教学的教师。根据学员的年龄和各人的具体条件,孙玲老师将她们编入不同等级的班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她教中国舞、其他国家和民族舞蹈以及古典芭蕾舞。对于初入舞蹈之门的女孩,孙老师从型体美学入手,在教会她们如何使自己的坐立行走优雅大方的基础上,再引入舞蹈基本功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带领她们逐步进入舞蹈的艺术殿堂。
舞蹈是无声的诗,流动的画。孙老师不仅抓紧课堂上的教学,更强调学员们课外对艺术的揣摩和理论上的研修。对于那些具备一定舞蹈专业基础的学员,孙老师对她们往往提出的较高的要求,训练更加严格,让他们的舞技再上一层楼。
师生之间是讲究缘分的,要学好教好舞蹈,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十分重要。孙玲将学员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和姐妹,全身心地爱护她们,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舞蹈艺术和理论。在这?堙A学员们不仅学会了舞蹈,培养了审美观,而且增强了自信心,潜移默化地将美学和艺术的理念实践于日常的生活。为此,有的学员家长满意地说:孩子通过跳舞训练,形象,气质,举止都大大改观,在学习等各方面表现更加出色。
梦已成真
十年拚搏,孙玲辛勤培育的舞蹈之花已开出满园春色。孙玲舞蹈团不仅活跃在多伦多市文艺舞台上,还远赴渥太华演出,为舞蹈艺术的广泛传播贡献了力量。由孙老师指导的中国民族舞蹈《雀之灵》在北美舞蹈比赛获第一名。
孙玲舞蹈学校是新移民和艺术家成功奋斗的?例之一,她的成功启示大家:只要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脚踏实地去奋斗,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迎接今年7月1日在万锦市歌剧院举行的孙玲舞蹈学校大型舞蹈专场演出,孙玲排练教学,服装道具,剧务安排,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在此我们预祝孙玲舞蹈团的演出圆满成功,也祝愿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舞蹈艺术”,在北美的大地上如滚滚长河,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孙玲舞蹈学校学生Vicky Luo (多伦多华人青少年才艺比赛冠军)小资料:
1. 1987年生,今年22岁
2. 14岁开始学舞,舞蹈师从孙玲老师,在 Sun Ling School of Dance学舞
(孙玲舞蹈学校: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
3. 2006年,她表演的民族舞《乳飘香》在加拿大多伦多华人青少年才艺比赛上夺冠,
在加拿大Kiwanis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
Vicky 海选舞蹈介绍:
Vicky 海选的舞蹈是改编自一只中国传统蒙古舞《乳飘香》(Scent of Cream)
蒙古舞简介:
特点:浑厚、含蓄、舒展、豪迈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盅碗舞(女性独舞,头顶瓷碗,手持双盅)﹔筷子舞﹔
安代舞﹔查玛(藏传佛教,喇嘛表演)﹔科尔沁“博”舞.
《乳飘香》简介:
《乳飘香》属于蒙古族舞蹈中的顶碗舞,此舞蹈着重表现的是蒙古舞蹈的顶碗技巧、
碎抖肩等技巧
Vicky 在海选中的Solo是把传统的《乳飘香》做了简化修改,并且把传统的民乐配乐
换成了宏大的管弦乐(知道此段音乐的筒子一定要来分享啊),但舞蹈中保留了顶碗、
旋转等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