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25日讯】中国80年代初起步的开放政策,将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吸引向城市劳动市场,“打工妹”一词应运而生。这些“打工妹”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起飞,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心理路程。而最近上海胶州公寓的大火,也烧出了城市农民工境遇的问题。请看以下报导:
2009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女工评选为年度人物。
而美国独立作家张彤禾从2006年开始走访东莞,寻找这些“打工妹”身后的真实故事。当时正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工作的张彤禾,把这份调查于2008年出版成书,取名《打工妹─在变化中的中国 从乡村走向城市》。
在走访东莞期间,张彤禾差不多每个月去东莞一、两个礼拜。她发现这些打工妹第一个工作多半不理想,一般第一个工作只会做一段很短的时间。她们可能工作一整个礼拜都没有休息,赚的钱也不是很多。
张彤禾最近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专访,她说:“在表面上看,她们的确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容易被压榨,被欺骗。”不过,张彤禾认为,打工妹不会因此感觉失败。她们还是很努力的工作,给自己开一条发展自己的路。
除了打工妹,进城打临时工赚取微薄工资的广大农民工,他们都是一群被遗忘在都市底层的弱势群体。
《旺报》上海特派员24号在相关报导中说,上海胶州公寓大火,有关单位迅速逮捕涉嫌违规操作的民工,引发网路上一片哗然。关于城市农民工境遇的问题,其中有一句话很火:“看一个社会的良心,就看怎么对待农民工。”
文章表示,上海高层公寓火灾中除了遇难的居民,还有当时正在进行施工的农民工。这些进城的广大农民工,在层层工程转包中,透过老乡彼此之间结识、介绍,凭借苦力打工赚钱。由于工程单位的疏于管理及监督,农民工成为了工程品质意外后的牺牲品。
据媒体报导,这些农民工多来自社会底层。一名来自安徽太湖县苗石村的工人–李新模,当时正在起火大楼的26层刷油漆,不幸罹难﹔另外一名从重庆梁平县柏家镇中心村到上海打工的段天安,为了挣钱给老奶奶动手术,前年到上海打工,起火时他还在搭最后两层架子,他也在这场大火中不幸丧生。
《旺报》的报导还指出,原本工期预计农历年前完工,工人们每天早上6、7点就开工,一直干到晚上6、7点,每天领100元工资,很多人都心想,农历年前赶完工,就可以领一笔钱回老家过年。
新唐人记者陈皓、孙宁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