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会流变 使用者决定读法

【新唐人2012年12月1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2日电)教育部今天公布“一字多音审订表”初稿,学者认为,语言本就会流变,最终决定读法的,永远是使用者。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今天公布“一字多音审订表”初稿,将开放1年6个月的时间,征求各界意见,被部分媒体批评为“又要改了”,容易造成教学、考试的困扰。

国语会视察吴中益澄清,“一字多音审订表”上次公布是民国88年,已经13年没有更动。现在已有许多词语受到语境、文化交流等影响,读音产生变化,才会召集专家学者重新审订。

吴中益表示,语音其实没有对错问题,只是在教学上有必要“选一个音来教”,教育部有“定音”的责任。在修订过程中,以维持教学稳定为原则,较无争议的语词仍维持88年版本的读法。新旧版本比较,5266个常用字中,只有22字有修改。

吴中益说,修改的读音大多是“从俗”,例如牛仔裤、公仔的“仔”,旧版读法是“ㄗˇ”,新版改成大家习惯的“ㄗㄞˇ”。

不过,参与编修的学者很讲究,认为只有来自粤语的词汇如公仔、打仔才读“ㄗㄞˇ”,本土的词汇如歌仔戏、担仔面、菜市仔依旧读“ㄗˇ”。

另外,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伽”,旧版读法是“ㄑ一ㄝˊ”,然而天文学界建议以Galileo的音译为准,新版改为“ㄐㄧㄚ”。同样道理,伽马射线(Gamma ray)也念“ㄐㄧㄚ”,但佛家语僧伽仍要读“ㄑ一ㄝˊ”。

吴中益说,教育部在审订一字多音时,参考许多社会意见,例如呱呱坠地的“呱”,旧版订为“ㄍㄨㄚ”,但很多人反应“呱”是形容小孩哭声的状声词,应该比较接近“ㄨㄚ”,新版便改成“ㄨㄚ”。

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曾昭旭表示,随着时代推移,语言流变是正常的现象,举例来说,唐代人讲的“中古音”,比较接近现在的闽南话、客家话或粤语,而和现在的国语(普通话)有一些差距。

曾昭旭指出,国文课教唐诗时,用闽南话朗诵,更能表现唐诗的声调意境,因为国语一般只有4种声调,闽南语却可达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种。

曾昭旭说,中古音还可以从闽南语等现存语言推测,上古音就“很难考”了,例如“诗经”中一些状声词的读法,学界就一直有争议,只能从押韵来推论。

“语言会改变,最终决定读法的,永远是使用者”,曾昭旭认为,基于教学上的需要,教育部有必要提供一个具公信力的依据,但不该是“刚性”的规定,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需修订,才能跟上时代。

台中市大业国中教师赖宜芳表示,教育部在修订读音时,有一定的学理基础,但站在第一线教学的立场,不希望大幅修改,否则老师、学生容易混淆,考试时也会有困扰。

不管是牛仔裤还是味噌汤,课本教的读法和现实脱节,常让学生一个头两个大。官方修订有其必要,而各界在审视时,应该抱持着开放的心胸,不要总是抱着“又要改了”的想法,毕竟语言本来就会变动。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