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习近平首访国的选择

【新唐人2013年3月30日讯】 习近平仍然在其就任国家元首后的首次出访途中。截至目前为止,他已经访问了俄国、坦桑尼亚、南非,并且出席了“金砖国家”峰会,他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非洲国家刚果。

一个国家元首的首次出访常常是这个国家外交政策变化的风向标。人们理所当然地会关注习近平此次访问所表达的外交理念是什么,以及中国外交在这位新元首的领导下是否会有一些重大的突破。

习近平首次出访国的选择基本上是萧规曹随,毫无新意。他的首选国是中国北部邻国俄罗斯,与其前任胡锦涛完全相同。如果再往前追溯,人们看到这样一份清单:毛泽东的首访国是俄国的前身苏联;邓小平掌握权力之后的首访国是美国;江泽民的首访国是中国北方的小兄弟朝鲜。如果算上胡锦涛和习近平的首访,俄国是中国领导人首访选择最多的国家。

俄国人在中国领导人中受到如此青睐的外交现像很有意思。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被卢布和俄国武器扶持起来的,他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打下江山之后去俄国拜码头,要援助,这是理所当然。江泽民首访无法选择俄国是身不由己,因为当时俄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通过天安门屠杀上台的江泽民不感兴趣。

胡锦涛是在中国一边倒的形势下成长起来的“红色接班人”,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他最喜欢读的书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喜欢唱的歌是《莫斯科郊外的夜晚》。根据他的执政实践看,他对共产党苏联的政治制度的确是心向往之。总之,过去的中国领导人将首访国选择为俄国显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因素,是为了表达以对美国为首的民主阵营和民主制度的不信任。

邓小平是一个例外。重新上台后,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丧失信心的邓小平决定抛弃从俄国学来的经济制度。转而引进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制度。邓的选择、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带来了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的机遇。遗憾的是,邓小平最终没有能摆脱利益集团和传统思维的羁绊,在政治改革的问题上选择了与历史潮流逆行的老路。

习近平选择俄国为首访国家的第一站,显然也有政治上的考量。他在谈到他对俄国文学的熟悉的时候开列了一个不短的俄国文学作品清单;同时还对俄罗斯总统说,他们两个人性格很相似。这些对俄国和对普金总统本人表达出来的谦恭之态似乎已经超出了元首外交的一般规则,表明了他希望与俄国交好的急切愿望。

在向俄国时好的同时,习近平还通过发表“鞋论”和谴责所谓的“新霸权主义”等表明了中国与美国和西欧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和国际关系准则上的对立立场,同时也再次表明了他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采纳的民主原则的蔑视。显然,如果说,邓小平的首访选择美国是为了让发达世界接纳中国,习近平的选择则是进一步表明中国将拒绝文明和民主的世界。

习近平访问还未结束,但是中外舆论已经在两个问题上表现除了非常有趣的关注。一是人们普遍认为,在中俄关系上中国对俄国的态度远远要热于俄国对中国的态度,俄国利用中国的成分远大于中国利用俄国的成分;二是在中国新领导人表达对俄国的超乎寻常的热情的同时,大部分中国民众对北极熊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好感。毕竟,俄国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也是通过意识形态输入给中国民众带来最多灾难的国家。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