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当文事件 学者:查证不够

【新唐人2013年05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22日电)便当文事件外界质疑立报、四方报,政大新闻系副教授刘昌德认为,大众媒体查证不够,但事件都在脸书发言,不能代表报社。

网路流传台湾便当店拒卖菲劳的po文被证实是造假。不过这起事件有多重版本,包括最初的发文者董小姐、前立报郑姓记者、潘牧师,3人都在个人脸书上发文写出“菲劳买便当遭拒”文章。

三人发表的文章故事背景和剧情过于雷同,也引起网友质疑造假,经调查后,董小姐昨天证实她写的内容是“在便当店听来的”,郑姓记者昨日也坦承只是“听来的”而非亲身经历,而潘牧师的脸书原文已删除,账号也关闭。

不过在尚未证实事件是假造前,四方报总编辑张正在5月18日在个人脸书上发表一篇“夜访便当店老板”,内容指出在17日晚间与前立报郑姓记者、立报执行副总编辑廖云章,一起访问便当店老板,但就在董小姐昨天表示便当文事件是造假后,张正也在脸书上发表道歉声明,“我被骗了。是我的错。对不起。”

立报也发表声明指出,郑姓记者承认该事件是“听来的”,而“便当店老板”也是找友人假扮,为的是圆谎,但强调“便当文”及相关讯息发表于社群网路,与立报、四方报本体无关,也从未在立报及四方报刊登。

这起“假事件”从发文到记者找假便当店老板,再让张正进行访问,从源头到最后都是假,这也突显社群网路蓬勃发展,社群网路言论是否具有代表性及真切性,值得讨论。

政治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刘昌德表示,这起事件有点复杂,不过他认为,便当文的事件焦点现在放在四方报、立报上面,好像会让外界认为是他们在散布假消息,不过四方报总编和立报记者都是在脸书上发表言论,并不是在报纸上,“脸书上的查证应该要区别,就这个事件,大众媒体报导查证功夫不够”。

刘昌德表示,媒体有查证责任,不管是菲律宾媒体或是台湾媒体,“现在媒体一窝蜂报导脸书的发文,有没有查证”,对于这起事件引发菲律宾媒体大幅报导,他认为,菲律宾媒体也没有做到查证。

刘昌德指出,现在媒体都会在脸书上经营粉丝页,都会以小编的立场发言,但大众不会把小编的立场等同于报社的立场,就这起便当文造假事件,他认为外界已经把报社立场和记者在社群网站个人立场搞混,也认为外界对立报、四方报的苛责太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