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21日讯】【导读】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最荒唐的时代里的故事,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当口,千百万中国工人掀起了一股持续了十八个月的“芒果崇拜”的运动。
一篮芒果引发的狂热
1968年8月,当时的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访问北京,送给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一篮芒果。毛泽东把这篮大约40个芒果送给了清华大学的工宣队,而正是这蓝水果竟被当作政治宣传工具。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很快掀起了一阵接送芒果、感恩戴德的狂潮。
进驻清华大学管理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工宣队员们,接到芒果后受宠若惊,决定“让所有工人同志们分享毛主席的恩宠”,于是向北京的所有大工厂各分送一个芒果。但这批芒果不过十几只,很快就不够送了。有人想出了法子,用蜡制芒果代替。有了复制品,转赠就方便多了。在对毛的狂热崇拜时期,“芒果”这个字对工人们来说,象征着对毛的热爱,并很快就变成了个人崇拜登峰造极时期供奉在工厂最好的陈列室玻璃罩内的圣物。
很快,这股转赠芒果的热浪席卷神州大地。长春游行,四川游行,福建和济南的代表们捧起玻璃镜框盛放的蜡芒果,小伙子抬起大型的丝绒台座,安置一枚蜡芒果。全国载歌载舞,欢庆毛泽东关怀咱工人阶级贫下中农,表达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赠送礼品激发了人们的亲族关系想像。几个芒果,能够引起一波狂热的忠诚,这正是“文革”中的“政治账”。
《人民日报》在毛泽东向工宣队赠送芒果的第二天,在头版头条刊登充满激情的文章说:“这是对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最大鼓舞,最大关怀,最大教育,最大鞭策!”
分到一个芒果的北京第一机床厂决定让上海的姐妹厂也分享毛主席的关怀,所以特别租了一架飞机,用来专门护送这个芒果去上海。
当年的一些工人回忆说,接芒果的那天成为工厂最大的节日之一,人们欢天喜地,高呼“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有的工厂为了尽量保持芒果不腐烂,还给它上了蜡。据说有的工人、解放军战士,接到芒果后就小块分吃了,这可能是最傻的应对。因为领袖送的芒果,那不是让你吃的。赠芒果,收芒果,是一种仪式,芒果不过是一个演出的道具。道具使用了,演完了,使命就完成了,其像征意义远远超过实用价值。接到果子就吃,只能说明没理解领导意图。
受赠的北京针织总厂接到芒果以后,工人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芒果用蜡封存起来,被供奉在大厅的一个坛上,工人们排好队一一鞠躬致敬。可惜那时不懂防腐,蜡封芒果之前不知道消毒。没过几天后,芒果开始腐烂。革委会决定将蜡封去掉、 剥皮,然后烧开一大锅水,把芒果肉煮成汤,再举行一个喝圣水的仪式。工人们排成一队,每人都喝了一口芒果汤水。有没有芒果味儿可想而知。在这里重要的当然还是这个仪式。有人把历次运动里,东西南北中的盲目的群体事件称作“革命的庙会”,用来形容“文革”和“芒果事件”再合适不过了。
因芒果引发的迫害
芒果一路传遍全国,国民又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在人们集体狂热失去理智时,有个别清醒的人下场就可想而知。复制的假芒果传到四川瓮安,汉源县富林镇有个叫韩光第的老牙医,看见玻璃罩里的金芒果,顺口说了句:“芒果像一条红薯,没什么看头,有什么稀罕的”。结果专政机关以“恶毒攻击”的罪名逮捕了他,一年多后竟被判处死刑。
那些层层转赠的芒果,最后哪里去了?没有记载。领袖送来的礼品如何处理,在老百姓这里很快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静悄悄地等待它无声风化,腐烂,最后悄悄地消失。 这就是发生在那个狂热年代里的荒诞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新唐人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