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放桀
夏桀被流放在南巢,《史记‧夏本纪》中说:“遂放而死。”──于是流放而死。
《逸周书》记录了夏桀去南巢的经过:汤将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桀请汤曰:“国所以为国者,以有家;家所以为家者,以有人也。今国无家无人矣,君有人,请致国君之有也。”
汤曰:“否。昔大帝作道,明教士民。今君王灭道残政,士民惑矣,吾为王明之。”士民复致于桀,曰:“以薄之居,济民之贱,何必君更?”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民往奔汤于中野。桀复请汤,言:“君之有也。”汤曰:“否。无为君王明之,士民复重请之。”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
桀又曰:“国君之有也,吾则外。人有言,彼以吾道是邪,我将为之。”汤曰:“此君王之士也,君王之民也,委之何?”汤不能止桀。汤曰:“欲从者,从君。”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
成汤流放夏桀之前,居住在中野这个地方,夏民们听说了之后,连财产都不要了,扶老携幼地去投奔成汤,城邑都空了。夏桀就跟成汤说:“国所以为国,是因为有家户;家之所以为家,是因为有人。如今国中无家无人了。您有人,国家归您所有了。”
商汤说:“不!过去大禹帝制定法则,明确教化士民百姓。现今君王您毁坏王道,损害国政,士民百姓迷惑了。我替您开导他们。”民众只好又回到夏桀处,说道:“我们以亳的成汤为君主,补充那里人丁的不足,何必换成您呢!”
夏桀和他的下属五百人往南方退了一千里,停留在不齐这个地方。不齐的民众又奔往商汤居住的中野。桀又请求商汤,说:“国家归您啊!”汤还是说:“不。我替君王劝说他们。”齐地的民众回到齐地,再次要求夏桀让位给商汤。
夏桀与下属五百人又迁移到鲁地,鲁地的人又投奔成汤。夏桀又向成汤请求说:“国君是您,我这是外人!有人说,“只有他们认为我的道理对,我才能继续干。”商汤说:“他们是您的生民、您的百姓,为什么抛弃他们?”
成汤最终没法使夏桀留下。成汤说:“想随君王的就随君王去吧!”夏桀和他的下属五百人就离开了鲁,住到了南巢。
成汤如此谦让,夏桀却并不领情,《史记‧夏本纪》记下了夏桀的后悔:“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我后悔没有在夏台把成汤杀了,以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仲虺作诰
成汤流放了夏桀,却高兴不起来,天命在身不能违,他为此白发高龄亲自出征,“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亲自拿着象征天命的斧钺讨伐昆吾,接着又讨伐夏桀。而他的修为又让他心中多有愧意。因为是他用武力将夏政摧毁了。他说:“我担心后代的子孙,会把我所做所为当作笑柄。”
商汤画像(公有领域)
成汤的一个大臣仲虺,为此写了一篇《仲虺之诰》,说明为什么上天要让夏桀丧国丧民,为什么挑选商族代替夏朝。
他说:“上帝创造了万民,本来就赋予了我们各种欲望,如果没有君王的带领,国家岂不是要乱起来了吗?上天因此安排聪明的圣王来治理民众,防止祸乱。夏桀昏庸败德,弄得生民涂炭,上天特地赐给了大王神勇和智慧,举你为万邦的楷模。只要你继续大禹的仁道、遵循大禹的典令,就是遵从天意。”
他又说明:“夏桀犯有大罪,他现在已经是假借于天意发布命令于天下。上帝看到他罪孽深重,特别挑选你受命,带领众人革除夏桀。因为您不纵情声色,不为自己囤积财物,官位封给德高之人,赏赐颁给有功之人,信任别人好像信任自己一样﹔改正过错一刻也不犹豫。您的忠信为万民所知。”
他讲,对罪大恶极的人可以用暴力消灭,因为这样才能解救生民社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当初,你从剿葛伯开始讨伐,向东的时候,西边的夷族抱怨,向南的时候,北方的狄族抱怨。他们说﹕‘为什么这么晚才打到我们这里来呢﹖’军队过往处的生民,家家户户都庆幸地说﹕‘我们正在等着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可以复生了!’”
最后他说:“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要有好的结局,在于善谋开始有礼者会被举用,昏暴者会被覆灭,恭敬地遵循天道规律,才能永远保有天命。
这位仲虺的祖先,是大名鼎鼎的奚仲,夏王朝的车正。仲虺家族的封地在薛。商汤为商侯的时候,仲虺也是部落首领,是夏朝的薛侯国国主。仰慕成汤的仁明,仲虺的薛方国和商方国结成了友好关系。
不知道两个人的祖先在历史上有过亲密合作,后人能够看到的是,相土将驯服的马套上了奚仲的车子。人类的文明总是跟这些神人连在一起的。
据说仲虺出生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雷鸣声为“虺虺”,闪电如一条条长蛇飞舞,虺也是蛇的代称,他是家中次子,于是他的父亲给他起名仲虺。
明君必有良臣,成汤“革命”,他也是参战者之一。商朝成立的时候,成汤设立了两个相位,仲虺是成汤的左相。
参考文献:
1. 《尚书正义》
2. 《史记》
3.《通志》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