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母教子(三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3月09日讯】陶侃(259—334),字士行,原籍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县东北)人,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东晋著名的军事家。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一、陶母教子千古传名

陶侃出世不久,父亲陶丹就去世了。陶丹家境贫寒,没有什么积蓄。陶母纺纱织布,洗衣做饭,照料孤儿,辛勤劳作后,还要挤时间教育儿子。她认为,孩子的品格,是从幼年形成的。课子不严,教子不紧,将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儿子崇尚勤劳,又教育孩子“结交胜己”,就是说要结交那些人品、学识胜于自己的人,向他们学习,不滥交朋友。更不能结交损友。

截发延宾

陶母一个人抚养陶侃,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数人,路过陶侃家,正赶上天色将晚,冰雪封道,于是来陶侃家借宿。突然的来访,让本来十分贫寒的陶家,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陶侃一时手足无措,过意不去,范逵也显得很尴尬。陶母见状,连忙上前,热情招呼客人,同时要陶侃和客人聊聊天、叙叙旧,她转身便去安排食宿问题。

家中早已无钱买米,怎么办呢?陶母习惯地用手捋了下鬓角,顿时想出了办法。她趁客人们闲坐寒暄之际,毫不犹豫地拿出剪刀。“咔嚓”一声,将青丝剪下,编成假发,旋即出门卖与邻人,换回了米油酒菜。但还缺柴火、马料,在这冰天雪地里实难寻觅,陶母便撬下几块旧楼板当柴烧,把垫在床上的草席子,拿出来切碎喂马。陶母通过努力,把客人款待得很好。

范逵等人,深为感动,连声赞道:“非此母不生此子!”母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陶侃。“截发延宾”的待人美德,深深铭刻在陶侃心上。陶侃为官以后,始终保持着“恭而好礼”,“引接疏远,门无停客”的待人作风。

送子“三土”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陶母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开始做事了,我很高兴;但我希望你要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 陶侃说:“孩儿一定牢牢记住。”

陶母又说:“为母我,拿不出什么东西为你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 陶侃疑惑不解。

“是的。”陶母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说:“带上它吧,到时你自会明白的。”来到官府后,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子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子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一块白色土布,是告诉儿子,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奉公,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亲的忠告,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在仕途中,果然没有辜负陶母的期望。他正直为人,清白做官。

封坛退鲊

陶侃成人后,深知母亲的艰辛,为了分担母亲身上的生活担子,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县内找了一份“监鱼梁”的差事。这是个管理渔业的职务。浔阳濒临长江与鄱阳湖,水产自是丰盛,陶侃是渔乡人,对水产自然不觉陌生,加上母亲的指点教育,他干得头头是道,深得同事与上司的喜爱,因此人们喜欢与他交往。有一次,同事们见他生活俭朴,且工作认真,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就悄悄地从鱼库里取了些鱼,做成糟鱼,送给他吃。可孝顺的陶侃,想到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疚不安。他舍不得自己吃,差人把这坛糟鱼,送给母亲。母亲先是欣慰,待问清缘由,得知是官物时,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她把糟鱼重新封好,又附上一封信,叫来人连同原物带回。

陶侃一见,先是不解,待读过母亲的来信之后,才恍然大悟。是啊,母亲说的可谓一针见血:“你身为官府的人,却拿公物送我,以为我会为此而高兴吗?不!恰恰相反,我不仅不欣慰,相反,我还替你担忧。你现在为监鱼梁,就拿官府的鱼送我;以后如果你为县令或官位更高,管理府库钱粮,岂不要把官府的钱粮往家里搬……”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

陶母的高风亮节,千古传颂;陶母的煌煌母教,万世称扬!

二、传承绝学的一代贤母——宣文君

宣文君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女经学家。姓宋,名字失传,人称宋氏,后来被皇帝赐封为宣文君。

宋氏是韦逞之母。身世堪怜,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父亲看她从小就很聪明伶俐,好学善问,觉得是可塑之才,就亲自向她传授儒家经典《周官经》。

父亲对宋氏说:“这部《周官经》是周公旦所编著,是一部阐述儒家理想官制的典籍,对历代官制的建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家传祖学,世世代代都以研究、传授《周官经》为业。到你这一代,人丁稀薄,只有你一个女孩。为了不使家业失传,我决定把这些学问,传授给你。你必须恭恭敬敬地学习,认认真真地钻研。不然的话,《周官经》的学问,就要断绝了。”宋氏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她把父亲的教诲,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当时,连年战火纷飞,社会动荡。就在这种情况下,宋氏照样精研《周官经》,从不懈怠。

纪元334年至349年期间,后赵皇帝石虎,在位。他性同野兽,荒淫无耻,征伐不息,众役繁兴,征调频仍,刑罚严酷,人民的脂膏被剥削得干干净净,人口被饿死了十之六七。为了逃避苛政,人们纷纷离家远走,出逃他国。

这时,宋氏已经结婚生子。为了躲避石虎的暴政,她身背父亲传给她的《周官经》,跟随丈夫,携带儿子,徒步迁徙到山东。在那里,他们得到胶东富人陈安寿的资助,勉强维生,但生活仍十分艰难困苦。

宋氏时刻都没有忘记继承父业,研究、弘扬《周官经》。生活的清贫,丝毫动摇不了她把《周官经》的学问 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决心。在儿子韦逞,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讲解《周官经》。

白天,她要上山打柴,但不管有多劳累,晚上她都要坚持在昏暗的油灯底下,教儿子读经。在儿子睡觉以后,她又操起纺车纺线,抚机织布,挣钱来供儿子求学读书。在宋氏的亲自指导下,子韦逞,对《周官经》也很有造诣,被任命为专门负责祭祀礼乐的太常官。

纪元357年,前秦国君苻坚即位。苻坚提倡汉文化,兼容各族,提倡儒学。于是,他大兴学校,广招精通并能传授周官学问的人才。他把各位经学博士请来,询问有没有人能传授《周官经》。博士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不能胜任。”

正在苻坚失望之际,一位叫卢壶的博士,走上前来,禀告国君说: “现在,精通《周官经》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听说,太常韦逞的母亲宋氏,深通儒家典籍,幼时即跟从父亲研习《周官经》,很有造诣,她现在已年过八旬。不过,听说她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思维也很清楚。看来,只有这位老人,才能担负起传授《周官经》的重任。”

秦王苻坚听了,又惊又喜,立即颁发诏旨,请宋氏来任教,并在都城设立《周官经》讲学堂,亲自招收了学生一百二十多人,由宋氏给学生讲解《周官经》。

在宋氏的刻苦努力下,《周官经》之学,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又使之流传了下来。为表彰宋氏的功绩,秦王苻坚赐她为“宣文君”。

在当时社会,像宣文君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并不多见。为了继承、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她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刻苦钻研,成为不可多得的专门人才。同样也是为了继承、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她还精心培养儿子韦逞,教授《周官经》,也把儿子培养、造就成为专门人才,使《周官经》的研究,后继有人。

宣文君,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继往开来的经学家!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源远流长,万古清芳!

三、李母教子:为官吏时,要图清白!

唐朝初年,有个名叫李畲(读奢)的河北高邑人,家境贫寒,父亲因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李夫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并供他读书,教育他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聪明好学的李畲,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踏入仕途后,他牢记母亲教诲,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深受百姓爱戴。由于他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武则天皇帝,将他调往京城任监察御史,主管考察官吏、巡视郡县、检查刑狱等。

一天,李畲在官邸审阅案卷,官仓小吏,奉命前来送廪米(薪俸)。家人量米时,发现比规定的数字多了三斛。李畲感到十分奇怪。小吏解释说,这是多年沿袭下来的惯例,过去给历任御史大人送米,也是如此。李畲正色说:“我是朝廷执掌考察百官的官员,岂能执法犯法?多收三斛,无功受禄,是不许可的。”要小吏速将多出的米带走。小吏因奉上司之命到此,不敢擅自作主,婉言拒绝了李畲的要求,向他保证下不为例。

李畲见状转念一想,如今官场积习已久,颓风难改。况且三斛米和那些贪官污吏们搜刮的钱财相比,真是九牛一毛。于是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正在这时,后院里传来母亲的呼唤。李畲赶至后院,原来母亲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见她神情严肃地说:“儿啊,这可千万使不得。娘只吃你分内的廪米,这多余的一粒也不能留!”

李畲自知有错,但因已答应小吏“下不为例”,如今又要悔言,面子实在难舍。于是便对母亲说: “这次就算了,我已吩咐小吏,下次不要再多送。”

李母一听大怒,声色俱厉地说:“廪米是万民血汗,怎能随意多收?‘下不为例’原是官场恶习!如何可以说出口? 你身为考察百官的官吏,自己却不能遵纪守法,又如何去正人呢?”

李畲听了,不觉愧疚难当,连连谢罪,并立即回到前厅,将多出的三斛米命小吏带回,还付给小吏力资。小吏十分感动地说:“付力钱,朝廷虽有明文规定,可从来就是句空话。小的不知给朝廷御史官送过多少次廪米,可谁也不曾付过一次力钱。”

小吏走后,母亲又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我早对你说过:处贫贱时,要有志气;为官吏时,要图清白!(这两句话,精粹凝重!堪称警言)三斛米虽然值不了多少钱,却在官德上,涂下污点。你要记着:办事要秉公,不畏权势,不欺弱民。即使仕途不顺,我宁愿和你回河南老家,你种田,我打草鞋,照样能过清白日子啊!”(李母的话,句句是金言!)

李畲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连夜写出自劾状纸,揭发廪官滥送廪米,讨好官吏、糟蹋百姓血汗的罪行。迫使大小官吏,纷纷退回多收的廪米,付出该付的力钱。

李母不因为自己儿子已成功名、身居高位,而放松对他的严格要求。这对当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很有启发。

(均据清代《渊鉴类函》)

──转自《正见网》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