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侃封神】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

石涛

第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姜子牙上昆仑山拿了封神榜,然后遇到他师弟申公豹——他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申公豹就扮演恶的……道理是一层一层的展现,所以不好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一个人都不同!所以每一个人都珍贵!每一个人都有人独立的尊严!你修炼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尊严。

诗曰:

子牙初返玉京来,遥见琼楼香雾开,

他把昆仑叫做“玉京”。玉京的概念,我以为是一种至高的归属。

绿水流残人世梦,青山消尽帝王才。

人们在人间都想着仕途的奋斗、幸福的生活,追求世俗之梦。姜子牙他回到昆仑,当他看到涓涓流水的时候,那人世间的梦、荣华富贵、人世间的一切根本就断掉了;称王、称帝的那种胸怀大略、目标显赫的人世间追求,那青山绿水可以把这份世俗伟岸的想法全都给消尽,不存在了,因为你会感受到世俗中的追寻、那种成功感、那种像帝王将相一般要留下一番声望的说法,面对着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就显得那么低级、庸俗,甚至是肮脏的(境界低的对比境界高的就是脏的)。

军民有难干戈动,将士多灾异术催。

在人间,将要出现战争了。当时“半人半神”的文化中很多有特异功能的人出现在人间,人对他们无可奈何,一点办法都没有(等于是降灾于人)。从这一回开始,在人中的这些军士们、黄飞虎他们的争执中,将出现更多特别有本事降灾的人。

无奈封神天意定,岐山方去筑新台。

封神乃天意,无论这些异术能人多么有本事,但是“封神天意定”。这里讲的那个“天”是对神仙而言,甚至对女娲、元始天尊而言,同样是天。就是说:人间的一切、朝代的更替是神仙定的(不是人能知道的)。

就像纣王还有二十八年女娲都不知道,女娲得凑到跟前了想去动纣王,祂才知道。祂改变不了一切,而人却是祂造的,所以祂背后同样有着更高的因素连祂都不知道,人就更不知道。所以人间的一切,人是不配知道的,是神——不配人的语言叫出来的——所安排的。

这就是定数!岐山要建封神台。

话说哪吒一乾坤圈把张桂方左臂打得筋断骨折,马上愰了三四愰,不曾闪下马来。哪吒得胜进城。探马报入相府。令:“哪吒来见。”子牙问曰:“与张桂方见阵,胜负如何?”哪吒曰:“被弟子乾坤圈打伤左臂,败进营里去了。”子牙又问:“可曾叫你名字?”哪吒曰:“桂方连叫三次,弟子不曾理他罢了。”众将不知其故──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方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哪吒乃莲花化身,浑身俱是莲花,那里有三魂七魄,故此不得叫下轮来。

男、女结合产生了每一个人,投胎就是三魂七魄进入人体,掌控了七经八脉,汇总在“一体”。张桂方的本事是把三魂七魄震散,“散在各方”,自然落马。也就是说,他不是把人的魂魄清走、给弄走、给打出去。

就像我们说的濒死经验,是三魂七魄出去了;张桂方是给你震散了。换句话说,其实张桂方的层面满低的。

这里说的有点冲突,当时哪吒把肉身还给了李靖,然后三魂七魄就出来了,飘回他师父那儿,他师父给他弄个泥身,建了哪吒庙,就拜了一个身体来。后来被李靖拆了泥身,才衍生出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花叶、莲花杆给他弄个身体。我个人理解:哪吒乃莲花化身,他其实不是经血所成、不是阴阳所成的一个身体——人的身体不是一个纯体,既是阴又是阳(相生相克的理),通过修炼之后才能纯体。反过来,莲花身根本不是精血之气所成,所以根本就震不散他三魂七魄。不是没有三魂七魄,而是根本震不动他。就是讲张桂方的水平境界太低了,差了一点他就干不动。

在《封神演义》里这些有本事的,在本事层面是分隔得很清楚的,这就是厉害之处,反过来,也就显得太乙真人比较强,他的徒弟(哪吒)也是这样。

且说张桂方打伤左臂,先行官风林又被打伤,不能动履,只得差官用告急文书,往朝歌见闻太师求援。不表。

且说子牙在府内自思:“哪吒虽则取胜,恐后面朝歌调动大队人马,有累西土。”子牙沐浴更衣,来见武王。朝见毕,武王曰:“相父见孤,有何紧事?”子牙曰:“臣辞主公,往昆仑山去一遭。”武王曰:“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国内无人,相父不可逗留高山,使孤盻望。”子牙曰:“臣此去,多则三朝,少则两日,即时就回。”武王许之。

子牙出朝,回相府,对哪吒曰:“你与武吉好生守城,不必与张桂方厮杀;待我回来,再作区画。”哪吒领命。子牙吩咐已毕,随借土遁往昆仑山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

因为是道家,他在讲述“玄妙”本身的时候对应的是凡事,这里对应的是周朝也好、商朝也好,对应着凡俗的那一边。什么都没有,一片空无,其实连空、里、外都没有,他要描述的是境界,这个境界在赞许着昆仑本身的道法之精深。

法是空,空是法,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也就是说,你有人的利益,你就没有境界的升华,所以你没有人的利益,你就什么都有,你的生命境界就能够知道,把人间的一切欲望抹没就成了,而你真正完全能洞悉、能够懂得这一份空的概念的话,其实这就是法的体现,一种约束。空是一种境界,是充满无边无际,充实着一切。这个道理就是“大肚能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不是往里容,而是什么都不进来,当什么都不进来的时候,他就什么都包容了。什么都不放在心里,你的境界不就是无垠之广吗?

“宰相肚里能撑船”,再大的肚子你能撑多少船哪?只要有肚皮就有边,有边就不是空,就不是无的境界。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什么都约束不了你。

就像弥勒“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他不是笑,实际上是在哭。大肚弥勒在灵隐寺为什么要嘲笑人,其实是哭。用了那么一个人人都喜爱的概念去反衬人间人们在欢乐中、在尘世中、在人们忘乎所以的追逐中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五行道术非凡术,一阵清风至玉宫。

五行道术,不是普通人间的技巧。张桂方能够叫散人的三魂七魄,他的功力把人的魂魄震散了,黄飞虎就掉下来了。那个东西我理解还属于凡术,因为不过如此,厉害的是把三魂七魄揪出来,那人就死了。而他只不过给叫散了。

姜子牙“一阵清风至玉宫”。

话说子牙纵土遁到得麒麟崖,落下土遁,见昆仑光景,嗟叹不已。自想:“一离此山,不觉十年。如今又至,风景又觉一新。”子牙不胜眷恋。怎见得好山: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

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

很多庙宇中都会种柏树,就像“黄山三奇”,其中的“松林云海”就是这样。在小径、小路两边都是竹子——万节。如果你走在深山的竹林里面,到了这种竹径,你也会感觉那种颜色混为一体的苍茫之感。

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生香。

岭上蟠桃红锦烂,洞门茸草翠丝长。

时闻仙鹤唳,每见瑞鸾翔。

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

瑞鸾翔处,毛辉五色彩云光。

我不知道“鸾”是不是就是凤凰当中的一种。这里讲述在阳光之下它飞起来的颜色。

白鹿玄猿时隐现,青狮白象任行藏。

在道家、佛家修行里面,一般都有狮子、像、鹿、麒麟。

细观灵福地,果乃胜天堂。

子牙上昆仑,过了麒麟崖,行至玉虚宫,不敢擅入;在宫前等候多时,只见白鹤童子出来。子牙曰:“白鹤童儿,与吾通报。”白鹤童子见是子牙,忙入宫至八卦台下,跪而启曰:“姜尚在外听候玉旨。”

“玉旨”这些用词,表现着不同生命境界之间的关系。

元始点首:“正要他来。”童子出宫,口称:“师叔,老爷有请。”

白鹤童子管姜子牙叫师叔,原因就是白鹤童子的师父是姜子牙的师哥。

子牙台下倒身拜伏,“弟子姜尚愿老师父圣寿无疆!”元始曰:“你今上山正好。命南极仙翁取‘封神榜’与你。可往岐山造一封神台。台上张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毕了。”

南极仙翁就是白鹤童子的师父。

子牙跪而告曰:“今有张桂方,以左道傍门之术,征伐西岐。弟子道理微末,不能治伏。望老爷大发慈悲,提拔弟子。”

当弟子去求师父解决眼前事情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弟子悟性太低,要寻找办法、寻找结果。姜子牙想要一个办法,要一个结果。他对未来怀疑,他对未来没信心。

当师父帮你、点破的时候,你的麻烦就会加倍而来。所以真正厉害的徒弟不问(可不是在那儿憋着,瞎猜),除非师父说,你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随便问,那是另外一回事。

一切,元始天尊都知道。姜子牙悟性低,师父都说你挂上封神榜就没事儿了,你这一辈子就干完了,他说,我眼前这事(张桂方)整不开,你让我挂上封神榜?这就叫不信,不相信他的师父。姜子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师父不信任。所以他只能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

有朋友不一定接受,这个只是我个人的认识,这事咱们说开了,可千万别又讨论来、讨论去……因为人们理解不同、境界不同的时候,永远对不到口去。

元始曰:“你为人间宰相,受享国禄,称为‘相父’。凡间之事,我贫道怎管得你的尽。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何怕左道傍门。事到危急之处,自有高人相辅。此事不必问我,你去罢。”

人间的事,元始天尊不会给你任何办法。作为他的师父,元始天尊只告诉他道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他姜子牙不悟,非得问出个办法来……师父,这茶应该怎么沏啊?师父,这水温得多少?是不是水弄开了我得晾一会儿啊?得盛着呀?要硬一点的水,还是软一点?我上哪儿找硬水?你师父,大嘴巴就得给你抽过去了。对吧!

师父只说了一句“沏茶”,你茶能沏成什么样,是你的水平,是你的境界。你当时问的那些问题,那是人间的技巧——因为、所以——这水得硬、水得软,我喝的是乌鲁木、冻顶、云南的什么茶;不同的茶还对应着不同的水,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跟它的道理:每一种茶对应了当地的水。说云南的茶,你得用黑龙江的水沏,肯定是胡说。为什么?一方天地一方神明,它是上、下对应的。

明白的人、拥有境界的人,他知道生命之间的相互关联。所以当他看这东西的时候,他大概就知道应该是这样的。你问为什么?别问我为什么。他境界在那儿,应该是这样,八九不离十。

在这样的修炼当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里还有什么信和不信,哪里还有什么坚信和不坚信。最终在师父的慈悲之下,把你真正的生命境界真正地展现出来,回归到你境界的本来。

这是我理解的。

师父给予你生命的永恒,那你还想:“师父说那话对不对?”那你还拜什么师父啊?为什么姜子牙修不成,修不成的原因是这个人他表现出来的是这样的概念。

当初元始天尊让他下山去的时候,就跟他说了,文、武之王的时候你去辅佐他们,到时候就行了。你现在回头来还在问这问题,说:“我打不过张桂方,这事我不好办,师父教我两招。”

悟性不是猜的。悟性是真正在佛法、道法修炼当中境界的展现,而这份境界的展现,就是你自己的生命的本身与自己的师父和师父讲的道理本身,你有多少能够溶为一体,不分你、我,连坚信都不存在。

我坚信,是“我”坚信,中间是有分隔的。“你”坚信任何东西,你跟对方中间是对立的。说“我”一定信“你”,在真正修行当中,它仅仅是很低的一个层面、很低的一个境界去描绘的。当真正到了一个境界的时候是一体的——他是佛法修炼,他就溶在佛法本身里了。那还有信和不信吗?

所以,当人去讲信的时候,还是人。境界差太远了。下定决心要坚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都没入门。“师父领进门”你都没进来,因为你还不能跟你修行的道、法合为一体。当然这是我个人理解。

姜子牙,他信师父吗?人的表面是信的,但灵魂不信。他也不是不信,是他听不懂师父对他的教诲:“事到危及之处,自有高人相辅。”你只是做你的事情。

这么讲吧!如果是元始天尊让你去干这件事情,半截儿你死了,那元始天尊这事不就干不成了吗?这姜子牙就这么笨。就这么笨。

讲正信、正念——有“我”在其中的时候就是不信。“我一定能修成”,这话是很大的麻烦。你连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个儿都搞不清楚……很多人失眠睡不着觉,你连自己想睡觉都睡不了……太乙真人“心血来潮”,这就是他遇到麻烦的根本原因……

讲太多了,再说一遍,这仅仅是我个人非常浅薄的拙见(大家听故事)。那个“高人”就是元始天尊,祂在背后安排这件事情。对你姜子牙而言就是高人。就这么回事儿。

子牙不敢再问,只得出宫。

子牙没听懂,才“不敢再问”;听懂了,就给师父跪下了:“师父,弟子太笨,感谢师父的点拨。”

师父已经点拨他了。所以写书人是说“不敢再问,只得出宫”,就是没听懂,后面就出事了,出事的根由在这儿。

才出宫门首,有白鹤童儿曰:“师叔,老爷请你。”子牙听得,急忙回至八卦台下跪了。元始曰:“此一去,但凡有叫你的,不可应他。若是应他,有三十六路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人等你,务要小心。你去罢。”

姜子牙他悟性不够,前面听不懂又不敢问,所以一出门,元始天尊想一想再跟他多说一句吧:“但凡有叫你的不可应他。”这是师父下的法旨,跟他讲:“如果你应了他,三十六路人会讨伐你,东海还有一个人等着你。”

子牙出宫,有南极仙翁送子牙。子牙曰:“师兄,我上山参谒老师,恳求指点,以退张桂方,老爷不肯慈悲,奈何,奈何!”

你看,我就跟大家讲,他听不懂。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懂了!

姜子牙:“我不在直中取,宁在曲中求。”你看他厉害吧!他能讲出这话!但自己遇到麻烦的时候,在利益上出现冲突的时候,他摆不平了,所以跟他的师兄南极仙翁一对话,这就表明他根本就没弄明白。所以很多人哪,他生命境界上不来,什么东西都凑跟前。唯有修炼是靠自己的,靠任何的手法都没用。

什么意思?姜子牙有机会去找他师父,师父也见他了,都跟他讲了事情,他一出门,都听不懂。就是这意思。反过来,如果元始天尊都知道他听不懂,那元始天尊为什么还讲?

姜子牙本来可以懂,但姜子牙自私,心里只有他自个儿的事,进门问张桂方(问题),出门埋怨师父没告诉他张桂方(方法),师父给他讲了一大堆,他根本没往心里去。他只是找师父来解决问题的,他不是拜见师父给自己一个提升的机会。我相信朋友听懂我说的意思了。

如果反过来,师父说了那一段话,明白的弟子就给师父跪下来:“耽误师父时间了。”那就行了。但如果成了,就没有《封神演义》了,也就没有姜子牙了。如果这个成了,元始天尊当初也就不会找他下山去做封神榜了。对不对!他就修成了嘛!

姜子牙修不成,我们现在说的都是他修不成的原因,所以元始天尊上来就说,你是“相父”,享受(人间)俸禄及荣华富贵,师父不管(人间)这事儿。

现代的环境中“宗教是文化”,信仰都遗失了。《封神演义》里讲的是真正信仰的涵义。你看很多人进了宗教,为什么修不成,姜子牙修得成吗?他修不成。

南极仙翁曰:“上天数定,终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应他,着实要紧!我不得远送你了。”

南极仙翁听懂了,但,南极仙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能给他姜子牙说明白。其实就像我们在节目中跟大家讲的这些定数……

“哎啊,涛哥又来那定数,真没劲,你就换点别的吧!”我也不知道该讲什么,讲大家爱听的,我觉得挺浪费生命的。各自都随缘啰!对不对!讲爱听的,回家听媳妇说,不就完了……

子牙捧定“封神榜”,往前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子牙曰:“当真有人叫。不可应他。”后面又叫:“子牙公!”也不应。又叫:“姜丞相!”也不应。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子牙听得如此言语,只得回头看时,见一道人。

为什么说写书的人厉害,他把姜子牙的生命品质一直把握极好。他在昆仑山上面,元始天尊对他的教诲他听不懂,他找元始天尊的原由是为了解决问题,一切都在人的情感中,一切都在人的利益中,一切都在自我中。他不听师父的话,他师父跟他说:“谁叫你都不要回头。”

上面那首诗说的是什么?“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里面什么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道,真正的奇妙、真正的玄妙,姜子牙他没有这一份玄妙,他只有位极人臣,官拜相父。姜子牙心中只有他自己,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说,一切按照他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一切按照他自己的角度去认为师父讲的话是这个意思、那个意思。那么,他就出事了。

怎见得,有诗为证:

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

麻鞋足下生云雾,宝剑光华透九霄。

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

跨虎登山随地走,三山五岳任逍遥。

申公豹应运子牙而生

第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应该是整个《封神演义》当中最主要的一回。因为整个章节在表现姜子牙真正的生命定位跟生命特点。

“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这在讲述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所具有的那一层面。如果一个修行的人,真的能够按照元始天尊所约束的那么去做,没有任何自我的东西,真的能悟到、做到,他就可以做到这两句话中所描绘的生命境界。姜子牙做不到!五行道术他可以学到(功夫可以有),但是他的境界是受限制的。在人的层面,他可以做到“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但是当他面对自己的师尊、需要他的境界更加提升的时候,他就做不到。

姜子牙这段故事,其实对现在太多的宗教的人士有着非常借鉴之处。太多人信宗教是要得到好处——我要上天堂……这话是对神的相信,但一切是“我” 。去教堂、道观、庙……“你帮我……”你说:跟姜子牙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那姜子牙只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不想听师父的话,所以才出了整个《封神演义》这段故事。但这又是命里注定。

今天甭管你是信仰也好、宗教也好;对很多修行的人也好、各门各派的,我们摆开利益关系——你别说我在这门修了五十年了,我进教堂、进道观也进了三年了(投入多少钱),我舍不得!这个事儿咱们放开——你自己在进入宗教这门的时候,你有没有所求?你今天在这宗教里呆了五年、七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八十年,你有没有所求?——我一定要上天堂!

无神论同样是一种宗教,根本否定神。极端崇拜科学的人同样是宗教,一切要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所以这些本身都是跟“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没得比的!

为什么?

我崇尚科学,谁都不信,那你信谁?只能信自己,对不对?我是哈佛的……走向胜利……全是“我”。无神论、进化论是最怕死的,因为他们一切从“我”出手,但是唯独“死”他没招。他怎么办?他要竭尽全力“别死”!是不是?

竭尽全力别死!他知道下一分钟打一个嗝就憋死了?所以他就开始想招儿了。其实什么招儿都没有。所以为什么说无神论就是自卑的。那崇尚科学的,“玄里玄空玄内空”听得懂吗?那神、佛、道,如果是用人的道理去说服人的话,他还是神、佛、道?如果他讲的道理背后没有超越人、三界,那你跟他走,你能出三界?你能骑着摩托车上天堂吗?

……

也有朋友贴(留言)说:“涛哥!有人有本事,看到了:这个姜子牙为什么是这样的,他原来真是只熊,是只飞熊,他找到了元始天尊要修炼,元始天尊不收,说只度人。只度人不会碰动物。这个飞熊不走。元始天尊说你不走也没用。你走吧,我睡觉了。元始天尊就睡着了。一醒呢!这只飞熊就(像)风化了。”死了!

这只飞熊跪在那儿跪死了。时间长了就被风吹干了。元始天尊一睡觉睡了一千年——不同的空间、时间——我以为元始天尊在他的时间角度就是睡觉。那个飞熊是飞熊的时间。在人的时间、角度只能用人的话一年、二天,这么去解释,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时间差,实际是生命在不同的境界上。

我通常解释:梦中的我们,没有时间概念。在梦境中的我们,不在这个时空,不在我们现在这个肉身的空间。如果在这个肉身的空间,你就做不了梦。就说这意思。

“元始天尊一看这个飞熊,说:如果你托生成人,我一定收你为徒弟。”所以姜子牙就这么来的。所以后来他的号还是叫“飞熊”。也就是:命里注定他就修不成,因为他的来处是只熊。飞熊不是人。

数不清的人比我有本事……我个人以为呢:我们就是讲“故事”,人家书上怎么写的,我们就怎么讲,里面包含了我个人修行、修炼的概念,所以那可能跟很多朋友理解上不一定一样。

如果很多东西完全一样的话,我们两就分不开了,是一个生命的来处才对;如果不是一个生命的来处,理解一定不同。所以,也不是什么推托之词,我们讲故事(这个基点)很清楚,可别跟修炼给混在一起。

朋友的建议我都接受,我会自己去改变,一定按照朋友的建议去看自己,我觉得这是天地间生命繁荣的原因。

姜子牙这段,其实就是他的生命卡在这儿——有些东西当我理解不好的时候就不好照着人家说的那样去说。

……

所以反过来说,如果姜子牙完全听了他师父的话,他就能修成!他师父也不会让他下来——既是因为,也是所以,既是所以,也是因为。它在讲述着人间的环境当中人的局限性,不是对、错。我们太多的朋友太强调对、错了——强调对、错,就是人。

话说子牙一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

自己的师父在教诲中引用了申公豹和姜子牙的名字,讲述了人的妒嫉心(不是原话):“妒嫉心不去,修炼的人根本就修不成。”如果妒嫉心不去,根本没那机会修行。最大的妒嫉源自于无神论、进化论、科学,源自于现代文明精英代表的一切。世俗的纷争全是羡慕、妒嫉、恨。而这羡慕、妒忌、恨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中国大陆,任何的手法都可以使的,只要能表现自己的张狂……

子牙曰:“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吩咐,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

这里就出了事了!申公豹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是姜子牙的师弟。元始天尊说:你(姜子牙)出门,谁叫你都不要回头。他的师兄南极仙翁说:师弟,你切记,谁叫你都不要回头。姜子牙说:我没想到是师弟,师尊吩咐了所以我没答应,我可不知道是你叫我。

兄弟四十年,姜子牙听不出申公豹的声音?他的师父元始天尊一定知道,是吧?那为什么还收这么个徒弟?为什么还留着申公豹?为什么明明有本事知道是申公豹,为什么不为姜子牙开创一个更好的条件?你把他除了不就得了嘛!为什么出在同门弟子当中?其实只要有宗教概念的人,你想要修炼的,这是非常深刻的。

妲己这只狐狸、那只鸡、那只琵琶精谁招来的?是女娲;谁造的人?也是女娲。动物永远不能上人身,这是规矩。那在人间出现麻烦的时候一定是妖魔鬼怪当道,这是规矩。造人的是女娲,在人间弄妖怪的还是女娲。给了封神榜,塑造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这整个人间三千多年当中的文化,其实就是三界里边神仙从新大布局,如果没有这大布局,他们盖医院,上哪儿去找“雷神”,上哪儿去找“火神”!从《封神演义》那儿开始,神仙都改了。

元始天尊给了姜子牙封神榜,同时有一个师弟等了他四十年,配着对儿来的。姜子牙上山四十年下山,申公豹说咱俩在这儿待了四十年了,你都不理我。这元始天尊也是,你让姜子牙顺顺当当把活干完不就得了,你说申公豹是妖吗?不应该吧!是魔吗?不好说吧!你说他是什么?他是“配着对儿”来的!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相当深刻的。

申公豹问曰:“师兄手里拿着是什么东西?”

子牙曰:“是‘封神榜’。”

公豹曰:“那里去?”

子牙曰:“往西岐造封神台,上面张挂。”

申公豹曰:“师兄,你如今保那个?”

子牙笑曰:“贤弟,你说混话!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托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八百诸侯,悦而归周,吾今保武王,灭纣王,正应上天垂像。岂不知凤鸣岐山,兆应真命之主。今武王德配尧、舜,仁合天心;况成汤旺气黯然,此一传而尽。贤弟反问,却是为何?”

自己的师尊教诲了有关“妒嫉”的问题,那对所有修炼的人都是致命的……

元始天尊给了姜子牙“封神榜”,同时有一个师弟等了他四十年——配着对儿来的!在我眼里,这是《封神演义》有着他相当职责的地方!现在的人情感重也就看不明白这一段。

我解释了,女娲造人同时派了妖精;元始天尊让姜子牙封神,同时有了申公豹。元始天尊不会出手,只是告诫姜子牙——相生相克的道理。没有申公豹,姜子牙也不会存在;没有申公豹,就不会给他境界以下的环境一份大洗礼。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毫无人性、毫无良知地邪恶。有朋友说:共产党是不是也有来处,都是有定数的?没错!而且超乎寻常——是对应来的,在对称着今天每一个人生命之珍贵(你的来处珍贵)。

哪吒本身是“灵珠子”,非常珍贵!我们今天的人,不知道是哪一路神仙为了我们在人中走一遭,受此大劫难,而这一份劫难是和共产党对应着来的。我们今天遇到这么大的瘟神,是对应着这些生命来的。表面上看是大瘟疫,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一种神迹的表现。只有人顺应神,瘟疫才不会临,就像当年逾越节的时候犹太人把羊血画在门框上一样,黑气就绕着走了。故事是类似的。

姜子牙的表现在告诫宗教中有这种向往的人,你为什么去不了天堂!你为什么修不成!其实姜子牙这段故事就在告诉你。而促成你修不成,是你个人的因素。

从姜子牙上山求师父,一直到师父告诫他的一番话,他不往心里去,只想自己的事,从而碰上自己的师弟,师弟就把他毁了。

是师弟毁了他,师父不动手的,师父只是告诫。原因是姜子牙的私心、自我,而听不懂师父的劝告。

申公豹曰:“你说成汤王气已尽,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这里就出岔了!申公豹说:“你如果保周,我就跟你对着干。”姜子牙保周朝是师尊吩咐的,申公豹是谁吩咐的?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我以为《封神演义》告诫今天我们看这一段故事,一定要懂得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对应来的,一正一负。

自己的师父教诲过(不是原话):“人做一件好事就对应着一件恶事。”所以刚才讲的“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他讲述了为什么叫空,为什么叫无,就是真正想修行的人,你真想能够去天堂的话,你对人间的任何事情不能动心思,更不可能沉醉于对、错之中。如果你真的想帮人,只能讲善、恶,指出什么是恶,人就归善;讲人中的道理的时候,你永远转不出去。

我们节目中解释过,在这两百多年,最会讲道理的、最厉害的是马克思!你看习近平到这个份上还愿意当马克思的孙子。马克思写的东西把人的信仰、把人真正生命本身的认识给掐断了,用人中的道理。而他道理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我说的这块破肉。他的基础就在这块破肉上,今天所有的麻烦都在这块破肉上找的,有多少人为这块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爱、恨、情、仇不都凝聚在这块破肉上。

子牙曰:“贤弟,你说那里话!师尊严命,怎敢有违?”

这时候,姜子牙就把师尊的话拿出来!姜子牙当时没有认识到他回头的时候,自己已经违背了师尊。姜子牙根本不会违背师尊的话,但是姜子牙生命境界就到这儿了,我说的是这个概念。

这在讲述任何一个人的境界到了哪儿,这是绝对的,你不能要求只在这个境界的人往更高去,他去不了,他根本没能力去。

申公豹曰:“子牙,我有一言奉禀,你听我说,有一全美之法──到不如同我保纣灭周。一来你我弟兄同心合意;二来你我弟兄又不至参商;此不是两全之道。你意下如何?”

你看,姜子牙就是一个面子问题没过去。申公豹说我跟你在一起已经四十年了,你都听不出我说话的声了,你今天做了宰相都不理我了。姜子牙就这么一回头。

刘伯温说:“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双眼,天也翻、地也翻、逍遥自在乐无边。”天翻地覆了,“穷人一万留一千,富人一万留二三”,“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到眼前。”他“逍遥自在乐无边”看着人都死了,你说他是不是不慈悲?根本就不是。说人家“不慈悲”,是因为人的贪婪与无能,然后,面对劝告,只字不听,反过来又说人冷酷无情。

故事道理是一样。申公豹他没说是为什么而来,他只说他自己要干嘛。在姜子牙来讲,与其说申公豹要干这个,不如说是姜子牙招来的——他听师父的话不回头就好了。所以他回头是自以为是——这个事我这么理解、我以为、我亲自指挥、亲自布署。

凡是“我”字当头的,你早已把自己扣在下头。《封神演义》中修成的,没有一个在人间留下名声,就这么回事,能在民间留下名的姜子牙,是因为他修不成。

子牙正色言曰:“兄弟言之差矣!今听贤弟之言,反违师尊之命。况天命人岂敢逆,决无此理。兄弟请了!”

现在姜子牙很正义,晚了!一步错,步步歪,错在不听师父的话。所以听师父的话,是没有条件的。没有我认为的,没有我想想的,没有我考虑考虑的,你只听师父表面的话就行了,当你真正听了师父表面的话那就是最高的道理,那是真正的悟性,不是你研究出来的,不是你写文章写出来的,不是你一二三、七八九列出来的,不是的!所以咱们在节目中我说了,读书的很多是傻瓜,最大充其量你就是个书虫子,而不是你真实的自己,因为当你拚命读书的时候,把你大脑的这块肉灌满,你就找不到自己的灵魂了,而灌满书的大脑本身早晚得死的,把你的魂魄给耽误了。我说的意思不是不该读书,我说的意思是那些认为自己读了多少书的人。

申公豹怒色曰:“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领,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你且听我道来。

他道行四十年,你申公豹是他的师弟,你不是道行也四十年吗?但为什么申公豹可以、能够、会这些东西呢?

有诗为证:

炼就五行真妙诀,移山倒海更通玄。

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鸾入九天。

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火内种金莲。

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申公豹说他几千年的修行,在他来讲他的境界就不得了了。但是这里面又出了个岔,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师弟,认识了也四十年,他为什么说“逍遥也过几千年”呢?这就变成了申公豹背后有另外的因由,不是像姜子牙这么单纯。

话说子牙曰:“你的功夫是你得,我的功夫是我得,岂在年数之多寡。”

你是你、我是我。但是姜子牙现在再讲什么都没有用了。

申公豹曰:“姜子牙,你不过五行之术,倒海移山而已,你怎比得我。似我,将首级取将下来,往空一掷,遍游千万里,红云托接,复入颈项上,依旧还元返本,又复能言。似此等道术,不枉学道一场。你有何能,敢保周灭纣!你依我烧了‘封神榜’,同吾往朝歌,亦不失丞相之位。”

他烧掉封神榜,那就相当是毁掉师尊给予他的,就是毁掉一切。烧掉封神榜,就是借助姜子牙的手,毁掉元始天尊乃至更高的神所要进行的这一次的大洗礼。

子牙被申公豹所惑,暗想:“人的头乃六阳之首,刎将下来,游千万里,复入颈项上,还能复旧,有这样的法术,自是稀罕。”

申公豹用他的特异功能去玩弄、欺骗姜子牙,那姜子牙为什么有问题,因为姜子牙的悟性低,姜子牙把道术的功能看得比生命的境界高,他把功能的表现代替了一切。而他为什么把功能的表现代替一切?是姜子牙有功利之心。

姜子牙上昆仑山找自己的师父就是想解决张桂方的事,他想找的方式类似于申公豹这样把脑袋拿下来兜游千万里回来安上——那我有这个本事张桂方肯定没戏唱。所以姜子牙的麻烦在于想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他生命不能提高的表现,而元始天尊告诉他:“没关系!西岐是个得势之地,真有麻烦,自然会有人帮你的。”他不信!他信自己手中的办法,他才上了申公豹的套,换句话说,姜子牙有利益之心,才出现这种事情。所以申公豹一说,就应对了姜子牙的心态。写书的人非常厉害,他把姜子牙跟申公豹定位(一直始终保持人这样的定位)。

乃曰:“兄弟,你把头取下来。果能如此起在空中,复能依旧,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

完了!姜子牙的认知水平就这么高,这个打赌的本身不是申公豹要跟他打赌,是他自己主动认输,他的攀比、攀斗,他认识的一切,包括他的自卑:“他(申公豹)真有本事把脑袋转一圈,我得听他的。”早把师父忘一边了,而这一切一切的麻烦都源自于他姜子牙的自以为是;都源自于姜子牙的思考;源自于姜子牙的分析;源自于他的定位、定理、定格,和他的判断。而这判断的一切、他自以为是的一切都跟这一回一开始说的那句话相对立的:“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

姜子牙有这样的自我约束的话他就上不了申公豹的套,如果他上不了申公豹的套的话,他也就不是姜子牙了。

申公豹曰:“不可失信!”子牙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重若泰山,岂有失信之理。”

申公豹惑子牙 南极仙翁急出手

第三十七回确实是整个《封神演义》当中很关键的一章节,谈这个自然跟修炼有关,所以受我个人修炼层次的限制,我能理解多少,其实已经尽我最大可能地跟大家分享、看到其中的故事,我相信背后可能还有故事,那是我看不到的……对我来讲:境界就是境界,谁也把不上去的,自个儿上不去,那就上不去哄!

境界是无止境的。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境界有多高,只有到这件事情结束,而且你真是个修炼的人,而且你还真得遇到真正的师父,你才知道你自己是怎么回事,否则的话,对每个人来讲都是谜。

每个人都迷在其中。真正懂得的人他就低头了!他就不会说这事应该这样的、那事应该那样的(人都会那么说)。修行人全都不会这么说。修行人说这个事儿背后肯定有故事,我不知道。

就像申公豹出来了,他说他修了几千年了,但他又是姜子牙的师弟,他认识姜子牙四十年。这是个疑问!我相信《封神演义》后面会把这事圆过来——有起头一定有结果。这一节就是给姜子牙定格了,就是为什么他最终走到这一步!他后面为什么是那个结果。

封神榜是师父给姜子牙的,作弟子的没资格拿师父给的东西跟人家对赌的,这是大逆不道!师父给你的,就是你的,不跟人分享的;是因为跟你的生命相关。如果这个东西能跟人分享的话,你跟那个人怎么长得不一样……这不是自私不自私,是生命背后有因由所在……当你拿师父给的东西跟人家打赌、交换,失去的是你的境界、你的未来……姜子牙的道行就那么高,中心点、基点还在人的身上,自然被申公豹耍了!

……真正成大器的是天才者,不是知识(积累)。有知识的人只能给人打工、干活;修行的人遇到真正的师父,就让人回到“天才”的一面。

申公豹去了道巾,执剑在手,左手提住青丝,右手将剑一刎,把头割将下来,其身不倒;复将头望空中一掷,那颗头盘盘旋旋,只管上去了。子牙乃忠厚君子,仰面呆看,其头旋得只见一些黑影。

不说子牙受惑,且说南极仙翁送子牙不曾进宫去,在宫门前少憩片时。只见申公豹乘虎赶子牙,赶至麒麟崖前,指手画脚讲论。又见申公豹的头游在空中。仙翁曰:“子牙乃忠厚君子,险些儿被这孽障惑了!”忙唤:“白鹤童儿那里?”童子答曰:“弟子在。”“你快化一只白鹤,把申公豹的头衔了,往南海走走来。”童子得法旨,便化鹤飞起,把申公豹的头衔着往南海去了。有诗为证:

左道傍门惑子牙,仙翁妙算更无差,

邀仙全在申公豹,四九兵来乱似麻。

这四九三十六路兵马全是申公豹招来的。“左道旁门”指申公豹心术不正。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师弟,当然也是南极仙翁的师弟,那南极仙翁怎么会说申公豹心术不正?叫他“孽障”?所以我说:配着对儿来的。很多事是配着对儿来的。

所以这就是命里注定!师父不能毁掉他姜子牙,但师父可以提醒他。师父也可以拦住申公豹,为什么不拦?受姜子牙的境界所限制,不能管。难,是姜子牙的难,就要姜子牙自己过。本来,听师父的话可以过去,他不听,他就觉得自己有道理——“我以为”。就完了!

很多人去讲“道理”,讲道理的基本都是人。姜子牙跟申公豹讲了半天的道理,他认为申公豹不可能那样儿。

话说子牙仰面观头,忽见白鹤衔去。子牙跌足大呼曰:“孽障!怎的把头衔去了?”不知南极仙翁从后来,把子牙后心一巴掌。子牙回头看时,乃是南极仙翁。子牙忙问曰:“道兄,你为何又来?”仙翁指子牙曰:“你原来是一个呆子!申公豹乃左道之人,此乃些小幻术,你也当真!只用一时三刻,其头不到颈上,自然冒血而死。师尊吩咐你,不要应人,你为何又应他!你应他不打紧,有三十六路兵马来伐你。方才我在玉虚宫门前,看着你和他讲话;他将此术惑你,你就要烧‘封神榜’;倘或烧了此榜,怎么了?我故叫白鹤童儿化一只仙鹤,衔了他的头往南海去,过了一时三刻,死了这孽障,你才无患。”

这么讲吧!我自己理解,只要自己动了心思了,就不是慈悲。“天也翻、地也翻,逍遥自在乐无边。”天翻地覆各有恩怨,不是你的事。

这就是因果之间的关系。从姜子牙一上昆仑山到这里,写书的人把他生命境界把握得非常好,他逃脱不了人(的境界),他被诱惑、背叛师门、自以为是,他敢把师父给他的封神榜打赌、烧掉……

子牙曰:“道兄,你既知道,可以饶了他罢。道心无处不慈悲,怜恤他多年道行,数载功夫,丹成九转,龙交虎成,真为可惜!”

这不是慈悲。但又是慈悲。姜子牙的境界不够慈悲。真正我能理解的慈悲:你有度人的资格!很多人也讲“度人”,那是狂妄!但是修行的人在他修炼、磨难的过程中可以展现慈悲的氛围,是修炼的自然过程。为什么说姜子牙谈不上慈悲,他都敢把师父给的封神榜烧了,他不可能够得上那个境界,但是他又不会随意去伤人,他总是不愿意去伤到人家的性命。

南极仙翁曰:“你饶了他;他不饶你。那时三十六路兵来伐你,莫要懊悔!”子牙就说:“后面有兵来伐我,我怎肯忘了慈悲,先行不仁不义。”

姜子牙真正拥有慈悲,前面就不会出那些差错。他没有慈悲,但他又是一个往慈悲这边修的,所以两头够不着……

不言子牙哀求南极仙翁。且说申公豹被仙鹤衔去了头,不得还体,心内焦燥,过一时三刻,血出即死,左难右难。且说子牙恳求仙翁,仙翁把手一招,只见白鹤童子把嘴一张,放下申公豹的头落将下来。不意落忙了,把脸落的朝着背脊。申公豹忙把手端着耳朵一磨,才磨正了。把眼睁开看,见南极仙翁站立。仙翁大喝一声:“你这该死孽障!你把左道惑弄姜子牙,使他烧毁‘封神榜’,令子牙保纣灭周,这是何说?该拏到玉虚宫,见掌教老师去才好!”叱了一声:“还不退去!姜子牙,你好生去罢。”申公豹惭愧,不敢回言,上了白额虎,指子牙道:“你去!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海,白骨积如山!”申公豹恨恨而去。不表。

元始天尊为什么教这么个徒弟(申公豹)?配着对儿来的!修炼的人一定是在迷中(修)。真正的麻烦却是师兄弟找他,不是外面的人找他麻烦。所有的麻烦都是申公豹请来的,而申公豹出于妒嫉(自己的师尊有过明确的教诲)!处处找他麻烦。

今天的精英文化和大陆环境中,所有人很难逃出羡慕、妒嫉、恨。两百年前的马克思是真正会讲道理的人,他的一番道理,用人中的贪欲,完全掩盖、取代、扼杀了自己灵魂归属的认知,这是几千年来人认识神的文化属性。马克思灌输的就是在人的肉体基础上,一种自我的表达、发展和占有,这一定是自私的、贪婪的。站在肉体上一定是自私的、胆小的。使尽浑身解数、阴招、损招来达到自己目的。

我个人以为没有申公豹,这封神榜就做不成,就不能把这三百六十五个神重新定位,真正净化。无论正的、不正的都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不正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被淘汰了;正的,在这个过程中除去了他们身上的瑕疵。

什么叫不正?太乙真人心血来潮,这就是不正。

《封神演义》最后元始天尊是用他自己的打坐垫把申公豹一卷弄死了他,给我的感觉(纯属个人理解,讲故事,你别往上套)是他师父谢谢他。没有申公豹,这事做不成。他申公豹这个生命来的根本就是逆天意的,但就得留着他,而且他死在最后。那老子、元始天尊一挥手,弟子们都修成了,最后,万仙阵之后,申公豹他跑了,(好像)是南极仙翁把他抓回来的,然后元始天尊说:“你跟我保证的,你说你不再惹姜子牙,你还惹他。兑现呗!”最恶的,死在最后。但那是他的使命。所以中间麻烦的就像姜子牙这样的修行的人(我个人的理解喔!)

这一回申公豹一露面,姜子牙表现了自己的水平,为后面铺垫了基础。

话说子牙捧“封神榜”,驾土遁往东海来。正行之际,飘飘的落在一座山上。那山玲珑剔透,古怪崎岖;峰高岭峻,云雾相连,近于海岛。有诗为证:

海岛峰高起怪云,岸傍桧柏翠氤氲,

峦头风吼如猛虎,拍浪穿梭似破军。

异草奇花香馥馥,青松翠竹色纷纷。

灵芝结就清灵地,真是蓬莱回不群。

话说子牙贪看此山景物,堪描堪画,“我怎能了却红尘,来到此间团瓢静坐,朗诵‘黄庭’,方是吾心之愿。”话未了,只见海水翻波,旋风四起,风逞浪,浪翻雪练;水起波,波滚雷鸣;霎时间云雾相连,阴霾四合,笼罩山峰。

子牙大惊曰:“怪哉!怪哉!”正看间,见巨浪分开,现一人赤条条的,大叫:“大仙!游魂埋没千载,未得脱体;前日清虚道德真君符命,言今日今时,法师经过,使游魂伺候。望法师大展威光,普济游魂,超出烟波,拔离苦海。洪恩万载!”

子牙仗着胆子问曰:“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有什沉冤?从实道来。”那物曰:“游魂乃轩辕皇帝总兵官柏鉴也。因大破蚩尤,被火器打入海中,千年未能出劫。万望法师指超福地,恩同泰山。”子牙曰:“你乃柏鉴,听吾玉虚法牒,随往西岐山去候用。”把手一放,五雷响亮,震开迷关,速超神道。柏鉴现身拜谢。

后来整个封神台就交给柏鉴了。那柏鉴是谁?是轩辕皇帝的总兵官,也就表明在这一次封神当中,三百六十五个神重新定位,重新来一遍,所以上至人皇那儿以下的都进行大更改。神仙那儿都大改了,所以人间必然是改朝换代。

在中国的环境中出现了改朝换代,在一定的天界都会出现类似的变化。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

子牙大喜,随驾土遁往西岐出来。霎时风响,来到山前。只听狂风大作。怎见得好风,有诗为证:

细细微微播土尘,无影过树透荆榛,

太公仔细观何物,却似朝歌五路神。

当时子牙看,原来是五路神来接。大呼曰:“昔在朝歌,蒙恩师发落,往西岐山伺候;今知恩师驾过,特来远接。”子牙曰:“吾择吉日,起造封神台,用柏鉴监造,若是造完,将榜张挂,吾自有妙用。”子牙吩咐柏鉴:“你就在此督造,待台完,吾来开榜。”五路神同柏鉴领法语,在岐山造台。

这里说的“造台”,可不是在人间的概念,柏鉴建的是在另外空间,与神同在的那个环境中。

子牙回西岐,至相府。武吉、哪吒迎接,至殿中坐下,就问:“张桂方可曾来搦战?”武吉回曰:“不曾。”子牙往朝中,见武王回旨。武王宣子牙至殿前,行礼毕。武王曰:“相父往昆仑,事体何如?”子牙只得模糊答应,把张桂方事掩盖,不敢泄漏天机。

姜子牙他不能跟人说我拿了封神榜了。这意思就是柏鉴跟那五路神是在另外空间建的封神台。我一再跟大家解释,《封神演义》演绎了不同的“层面”,换言之:那时候就是半人半神的文化。但(天)上、(地)下是对应的。

武王曰:“相父为孤劳苦,孤心不安。”子牙曰:“老臣为国,当得如此,岂惮劳苦。”武王传旨:“设宴。”与子牙共饮数杯。子牙谢恩回府。次日,点鼓聚将,参谒毕。子牙传令:“众将官领简帖。”先令黄飞虎领令箭;哪吒领令箭;又令辛甲、辛免领令箭。子牙发放已毕。

且说张桂方被哪吒打伤臂膊,正在营中保养伤痕,专候朝歌援兵,不知子牙劫营。二更时分,只听得一声炮响,喊声齐起,震动山岳;慌忙披挂上马,风林也上了马。及至出营,遍地周兵,灯球火把,照耀天地通红,喊杀连声,山摇地动。只见辕门哪吒,登风火轮,摇火尖枪,冲杀而来,势如猛虎。张桂方见是哪吒,不战自走。风林在左营,见黄飞虎骑五色神牛,使枪冲杀进来。风林大怒,“好反叛贼臣!焉敢夤夜劫营,自取死也!”纵青鬃马,使两根狼牙棒来取飞虎。牛马相逢,夜间混战。

且说辛甲、辛免往右营冲杀,营内无将抵挡,任意纵横,只杀到后寨,见周纪、南宫适监在陷车中,忙杀开纣兵,打开陷车救出,二将步行,抢得利刃在手,只杀得天崩地裂,鬼哭神愁,里外夹攻,如何抵敌。

张桂方与风林见不是势头,只得带伤逃归。遍地尸横,满地血水成流。三军叫苦,弃鼓丢锣,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张桂方连夜败走至西岐山,收拾败残人马。风林上帐,与主将议事。桂方曰:“吾自来提兵,未尝有败。今日在西岐损折许多人马,心上甚是不乐。”忙修告急本章,打进朝歌,速发援兵,共破反叛。

且说子牙收兵,得胜回营。众将懽腾,齐声唱凯。正是:

鞍上将军如猛虎,得胜小校似懽彪。

姜子牙没招了,回去想半天把人家的营寨给劫了。所以武王也不知道姜子牙跑昆仑山干了什么。没人知道。

话说张桂方遣官进朝歌,来至太师府下文书。闻太师陞殿,聚将鼓响,众将参谒。堂候官将张桂方申文呈上。太师拆开一看,大惊曰:“张桂方征伐西岐,不能取胜,反损兵挫锐,老夫须得亲征,方克西土。奈因东南两路,屡战不宁;又见游魂关总兵窦荣不能取胜;方今盗贼乱生,如之奈何!吾欲去,国家空虚;吾不去,不能克服。”

因为原来都是太师去,黄飞虎镇守。现在黄飞虎走了。

只见门人吉立上前言曰:“今国内无人,老师怎么亲征得,不若于三山五岳之中,可邀一二位师友,往西岐协助张桂方,大事自然可定。何劳老师费心,有伤贵体。”只这一句话,断送修行人两对,封神台上且标名。

祸就是这么惹起来的。那三十六路兵马,是因为姜子牙不听他师父的话——申公豹叫他,他回头了——如果他不回头,闻太师也想不起来去邀请他这些师友们。闻太师去讨伐西岐,朝歌就没人了,那张桂方又拿不下来(西岐),怎么办?门人吉立就出主意了。这就是人的层面,但根本是源自姜子牙不听师父的话。三十六路兵马就开过来了。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待续)

涛哥侃封神】第三十七回(上)

涛哥侃封神】第三十七回(下)

点阅【涛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浩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