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纵横】风向大变美解密疫源情报 战狼反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28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时事纵横》,我是扶摇。今天是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

今天关注的焦点:风向大变,武毒所情报将解密?美再查病毒起源,战狼受刺激猛反扑;戴琪刘鹤首通话,美中贸易前景更复杂?美印太主管:美中“接触”时代已终结;香港选举法遭修订,港“出逃”人数激增;汛期未到,陆79条河流已发超警洪水。

风向大变 武毒所情报将解密?

这几天,中共一直想藏着掖着的武汉病毒研究所,可以说成了全世界的聚焦点。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泄漏的理论,不再被认为是“阴谋论”,美国总统拜登也在周三(26日)下令,要求情报部门在90天内对疫情起源进行更仔细的审查。

不仅如此,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之中,公众可能很快就会看到更重磅的信息。

在拜登下令的当天晚上,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国家情报总监(DNI)解密所有与中共病毒起源相关的情报,包括疫情爆发之初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信息。

这项法案叫做“COVID-19起源2021年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1),由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和迈克‧布劳恩(Mike Braun)在上个月提出。

霍利在周三的参议院会议上表示,该法案给美国公众一个“应得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评估证据。他说,拜登政府要为人民向导致疫情爆发的中国(中共)究责,因为它“对病毒的谎言,使该疾病变成全球大流行病”。

共和党参议员托德‧扬(Todd Young)在同一天向CNN表示,作为一名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他看直接证据,也看到旁证。他强烈怀疑,病毒极度有可能是从武汉实验室泄漏的。

这项法案一旦生效,解密的文件可能包含:武汉病毒研究所与解放军相关活动、疫情爆发前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的冠状病毒研究内容、2019年秋季病倒的实验室人员相关信息等。

霍利表示,法案仅仅是行动的第一步。

脸书立场大逆转 解禁“病毒人造”帖子

美国国会施压追查病毒源头,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科技巨头脸书(Facebook)也紧跟舆论风向,开始逆转自己的立场。

今年2月,脸书称“在与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主要卫生机构协商后”,它将删除平台上有关病毒是实验室制造的帖子,因为这种说法已经被“驳斥”了。当时,这一做法还引发了外界对其审查言论的批评。

但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客”(Politico)报导,周三(26日),脸书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改口了,说,“鉴于正在进行的对COVID-19来源的调查,并与公共卫生专家协商后,我们将不再从应用程序中删除COVID-19是人造的说法。”

声明还称,“我们将继续与卫生专家合作,跟上大流行病不断变化的本质,并随着新的事实和趋势的出现,定期更新我们的政策。”

美再查病毒起源 战狼受刺激猛反扑

中共之前花了那么大功夫,又是满世界甩锅,又是发动舆论战,还假装配合世卫专家到武汉调查,以为好不容易把疫情起源和武汉实验室的关系给蒙混过去了。谁曾想,绕了一圈,一切都回到原点了。

对中共来说,这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们看到,各路战狼的反应非常激烈。

27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给美国扣帽子,说美方“不在乎事实和真相”、“想借疫情搞污名化和政治操弄,甩锅推责”。

同一天,中共驻美大使馆发言人也声称,这是有些人在疫情溯源问题上“玩起了政治炒作的老把戏”;他还企图转移外界的视线,称支持彻查全球的那些“秘而不宣的基地、生物实验室”。

此外,中共官媒《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还阴阳怪气地表示,包括福西在内的美国专家“比中国的顶级抗疫专家差远了”,“他们没有钟南山那样可以对全国疫情认知一锤定音的科学家”。

战狼们抓住机会向主子展现自己的战力,但这回,他们可骂不过来,因为要彻查病毒起源的可不止美国政府和国会。多名全球顶级病毒专家都表态希望重新调查,并认为不能排除实验室泄漏的可能。

这些专家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戴维‧雷尔曼(David Relman)、贝勒大学热带医学学院院长彼得‧霍特斯(Peter Hotez),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微生物学家拉文德拉‧古普塔(Ravindra Gupta)等。

戴琪刘鹤首通话 美中贸易前景更复杂?

在病毒起源问题上,美中的态度日益分裂。那么在贸易方面,双方又处在什么状态呢?

北京时间27日上午,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进行了电话会议。这是戴琪上任后,美中贸易谈判代表首度接触。

中共商务部随后发表声明,称双方进行了“坦承、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展双边贸易非常重要”,“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声明还提到,“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谈话。美国之音认为,这是北京在呼吁与美国进行更有利的沟通时,经常使用的话语。

另一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发布声明,表示戴琦讨论了新政府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以及她目前对美中贸易关系的审查,同时提出了一些关切的问题。

但是,声明中没有具体列出哪些问题,只是说,戴琪期待与刘鹤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关注美中关系的北京独立政治评论人、政治学博士吴强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从双方的声明内容看,美中在贸易领域的分歧很大,只有继续保持贸易本身是唯一的共识。

此外,“彭博社”引述消息说,双方较低级别的官员在本周二(25日)已经开过会了,中方当时强调,撤销关税很重要,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必要步骤。然而,吴强表示,美方却加入新的谈判元素,就是中国人权问题,这将令美中贸易的前景更为复杂。

本周早些时候,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指出,随着美中贸易协议进入第二年,中国的采购额仍低于协议金额。

按照协议,中国需要在今年头四个月购买价值64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但是,中国的进口数据显示,1月到4月,中国进口美国商品仅达到目标的73%。而美国的数据则显示,这段时间出口中国的商品价值仅占应达到目标的60%。

美国印太主管:美中“接触”时代已终结

美中贸易前景看似不乐观,双方的整体关系,也被定下了不乐观的调子。

周三(2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负责人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一场会议上表示,美中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接触(engagement)”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正式进入“激烈竞争”时代。

坎贝尔说,中共当前的对外政策是美国政策转变的很大原因。他提到中印边界的军事冲突、中共对澳洲的经济打压,以及外交战狼的兴起。他说,这象征着中共朝着“强硬或硬实力”方向转变,企图主导国际事务。

坎贝尔还表示,美国在未来几年内应对中共的核心,将是联合盟友共同抵抗。

确实,拜登政府上台后,一直强调的是联盟抗共,而且近日又有了新动作。

26日,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Wendy Sherman)与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萨尼诺(Stefano Sannino)在布鲁塞尔会晤。

双方会后发表一份联合声明,说美国和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合作、竞争和制度性对抗等;双方对中国(中共)存在共同的忧虑,包括在新疆和西藏继续侵犯人权、香港民主被侵蚀、中共对外经济胁迫和散布虚假信息,以及地区安全尤其是南中国海安全问题。

谢尔曼和萨尼诺还同意,在上述多个议题上继续密切协商,讨论可能针对中国(中共)采取的联合行动。

香港选举法遭修订 港“出逃”人数激增

中共的恶劣行为,已经使国际社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抗共联盟”,但是中共不仅没有就此收手,还在不断制造事端。

比如,在外界非常关注的香港问题上,中共人大常委此前宣布修改当地选举制度,周四(27日),香港立法会以40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了这部名为“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订草案”的议案。

这次修订最具争议的地方,是规定参选人除了取得选民提名外,还要取得新成立的“资格审查委员会”许可,再取得最少1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才能成为候选人,而选举委员会主要由亲北京人士组成。也就是说,民主派人士将很难进入议会。

议案通过的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发出声明,指中共继续破坏香港的民主体制,剥夺自称要保障的香港居民的权利。

随着香港民主制度的不断被破坏,越来越多港人开始逃离家园,寻找更可靠的安身之处。

27日,英国表示自从今年1月31日开放香港居民的特别签证及护照系统后,有大量申请涌入,仅在1~3月份就收到了3.4万份申请。英国政府预测,将有三十多万符合申请条件的港人移居英国。

同时,加拿大移民部也公布数据,表示截至5月18日,该国收到5,727份来自香港的特别签证申请。移民部长门迪奇诺(Marco Mendicino)说,申请人数从最近几周开始激增,在2月份时,他们只收到524份申请。

汛期未到 陆79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下面,我们再来关注一条中国大陆方面的消息。

6月1日,中国就将进入主汛期,但目前,全国已经有79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

据陆媒报导,5月以来,大陆南方地区遭遇五次较强降雨过程。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天数达到15至20天,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多出1~2倍。而从28日至31日,预估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等地又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大暴雨。

中国水利部监测显示,截至27日,9省区有79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峡区间、洞庭湖水系以及鄱阳湖水系共有3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洞庭湖水系湘江全线超警。

水利部官员警告,南方江河水位正在逐步抬升,较常年同期偏高,中小河流和水库的洪水,以及山洪灾害等都需要关注。

此外,进入主汛期后,不止是南方,北方也将加入“多雨俱乐部”,全国七大河流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

好的,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

《时事纵横》制作组

(责任编辑:文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