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讯】美国官员11月15日谴责俄罗斯进行“危险且不负责任”的飞弹试射,击毁一枚自家人造卫星,造成碎片四散而对国际太空站(ISS)构成危险,迫使ISS的7名太空人采取避难行动。这是有史以来第四次从陆地攻击太空飞行器,产生逾1500片的轨道碎片。
俄罗斯军方表示,国防部进行测试,摧毁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轨道上运行的太空飞行器Tselina-D。此举遭美国谴责,认为这种行为是“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碎片四散,对国际太空站(ISS)构成危险。(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国际太空站上目前有4名美国人、1名德国人及2名俄罗斯人。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表示,事发后,国际太空站上人员被叫醒,被迫至返航太空船避难。
俄国军方则否认这次测试具危险性。
以下是中央社引述法新社整理的问与答:
●ISS上的4名美国人、2名俄罗斯人及1名德国人逃过一劫?
事后很难说,但根据欧洲太空总署(ESA)消息来源,目前所知的是从现在开始,碰撞风险在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可能会大5倍。
新的碎片正在与ISS相同的轨道上移动,高度约为400公里,速度每秒超过8公里,比步枪子弹快7到8倍。因此为了避开它们,必须提前很长时间预测,以决定是否稍微升高或降低ISS高度。
但要做到这点,需要对上述的物体有精确的制图,但因为都是新的碎片,无法马上就办到,现在决定是否重新调整ISS轨道还太早,而且这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美国雷达正在计算以了解情况。(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与此同时,这7名太空人能做什么?他们害怕吗?
ESA高层施密特(Didier Schmitt)表示,他们15日只能祈祷,并在各自的逃生舱中避难。某些物体经过时的距离不到1公里。一旦ISS绕地球一周且这些碎片经过,他们就能够返回ISS。
但显然这些太空人受到了惊吓,他们遇到无法控制的情况,就好像有人告诉待在家中的你,可能有被破门而入或火灾的风险,你能做什么?
Russia conducts missile strike that blew up one of its own satellites, in a weapons test that created more than 1,500 pieces of space junk that now threatens the seven astronauts a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ic.twitter.com/8HCG0tuGlB
— TRT World Now (@TRTWorldNow) November 16, 2021
●碎片构成的威胁是否逐渐升高?如何躲避?
碎片的最大危险是骨牌效应。碎片愈多,击中卫星的概率就愈大,从而炸毁其它物体等等。在这样的速度下,任何的冲击都可具毁灭性。
ISS建于1990年代,当时碎片数量要少得多。而且即使碰撞的风险增加了,ISS原始结构并未改变。
与ISS对接的太空舱受到多层铝保护的程度好很多,从而减轻了冲击。此外,ISS与美式足球场一样大,这些太空舱比ISS小,碰撞风险也会降低。
万一碎片与ISS发生撞击,不一定会出现电影“地心引力”(Gravity)中的灾难性场景。ISS配备压力感应器,如果撞击在一个地方造成一个洞,可以透过关闭气闸来隔离ISS其中一个模组。然后可以修复泄漏状况,就像俄罗斯人在和平号(Mir)太空站所做的那样。
但如果碎片撞到油箱就很严重,可能会爆炸,不过那真的是最不幸的情况。
大家必须记得,对太空人来说,主要的风险是升空和返回地球。一旦进入轨道,风险因素就会减少。也就是说,不该再增加风险。从卫星设计阶段解决问题,以及消除现有的危险,这就是欧洲太空总署在做的。
欧洲太空总署的新卫星有一个脱轨系统,还有“清洁太空”(CleanSpace)计划,这是一种清洁太空垃圾的卫星。不幸的是,国际层级上没有相关规范。
●欧美谴责“危险且不负责任” 俄否认构成威胁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已成功进行测试,结果俄国Tselina-D系统卫星遭到摧毁。根据太空产业分析公司Seradata,这枚飞弹对准的目标是宇宙1408号(Cosmos 1408)卫星,是1982年苏联时期的讯号情报卫星,已经报废数十年。欧美国家谴责俄方此举“危险且不负责任”。
俄罗斯国防部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后来说,这次试射采用“前景看好”的系统,“准确”击中目标。俄罗斯新闻媒体报导,萧依古还说这次形成的碎片不会对太空活动构成任何威胁。
美国官员表示,他们事前未获俄方告知将进行反卫星飞弹测试。这是有史以来第四次从陆地攻击太空飞行器,产生逾1500片可追踪的轨道碎片。
英、法、德等国对俄方举动表示关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也形容俄方试射行为“鲁莽”且“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卢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