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韩国戒严令引爆民怨 病根竟是中国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2日讯】韩国近十年来经济出现的产业竞争力衰退、财阀垄断、年轻人低薪甚至失业等环环相扣的病征,以致蓄积的民怨因总统尹锡悦的一道戒严令而彻底爆发。台湾商业杂志《今周刊》最近一期的封面故事分析报导称,这些病征的根源竟与中国有关。

据统计,韩国2023年对中国贸易出现180亿美元逆差,这是自1992年与中共建交以来在对中贸易上首度出现赤字。中国媒体《第一财经》对此评论:“韩国‘过于安逸’地倚赖中国市场。”

《今周刊》报导说,韩国出口对象高度集中于中国,从2010年后已长期占比25%左右;至2023年中国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国。而韩国第2大出口伙伴美国的占比仅13%左右。

另一方面,当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上路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多家机构认定,此案一签,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每年可节税54亿美元,竞争力势必大增。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看,韩国财团原本占优势的众多产业都面临来自中国的巨大竞争。

据大纪元新闻网引述韩亚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报告报导,今年第一季中韩两国在半导体、汽车、电池、造船、钢铁等主要竞争品种中,中国出口的单价只是韩国产品的30%至70%。中国的低价出口攻势,不可避免地削弱韩国的出口竞争力。

再者,韩国30大财阀,去年营收约占韩国国内生产毛额(GDP)总量的77%。而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三星过去一年之间,市值跌掉25%,不到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三分之一。

《今周刊》分析,拖垮三星的核心因素依旧脱离不了“中国病”。中国有很多产业都与三星正面竞争,例如手机、面板、记忆体等。

报导提到,当财阀主宰着国家经济时,大企业的欲振乏力,自然从根部侵蚀着韩国的竞争力。

韩国有99%公司行号属于中小企业、雇用全国8成以上就业者。但这些小公司往往也活在财阀阴影下,导致营运利润受到牵制,通常无法提供员工优渥的薪资待遇。

有时刚毕业的新鲜人起薪甚至只有大财阀上班族的一半,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雇主长期面临人手不足困境,员工则只能忍受低薪。

台湾与韩国在经济上有相似的发展轨迹,产业上也常存在竞争关系。文章最后提醒台湾,韩国戒严风暴的启示之一是:在经贸政策上不应短视近利、不过度依赖特定市场。数据表明,台湾当前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仍高达三成,比韩国还高。

(记者杨采华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