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4日讯】美国对华征收关税,中国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不仅外贸行业陷入困境,餐饮业也受到波及,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加之消费疲软,餐饮行业面临经营压力。
4月23日,大陆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发文《餐饮业 正在悄悄为关税大战买单》,文章指出,中美关税大战,正通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逐层传导到市场终端,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餐桌。具体来看,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三个关键的进口品类上:大豆、牛肉和猪肉。这三类商品不仅关系到中国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供应链,更是成本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分析,中国进口各类粮食中,大豆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压榨,产出豆油和豆粕两大核心产品:其中约18%被加工成豆油,超过80%则转化为豆粕,其余2%为其他副产品。
豆油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广泛用于家庭烹饪、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行业。随着关税加码,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受到影响,可能引发豆油价格上涨。
而豆粕则是饲料行业的命脉,占据国内饲料蛋白来源的60%,是生猪、禽类及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高蛋白原料。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大豆用于酱油等调味品的酿造。
若2025年美国大豆进口大幅减少,豆粕价格至3,500元/吨,将导致饲料成本上升约15%,而生猪养殖成本也可能从当前的14.3元/公斤提升至16元/公斤左右。
文章举例,从近期市场动态来看,牛肉进口价格已经出现剧烈波动,据“肉交所”权威数据,近日,进口牛肉价格在单日内多次上涨,最大涨幅高达1,500元/吨。
中共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批发市场交易情况显示,近期(3月31日~4月6日),牛肉批发市场的周均价达到60.94元/公斤,环比上涨2.3%,已连续4周上涨。截至4月16日,牛肉批发价格已攀升至61.53元/公斤。
在中国的山姆超市,美国进口牛肉、牛排已经涨价,有网友公开表示“美国精选级山姆牛小排从290元涨价到320元,一盒700克,也就是说每公斤从420元涨到460元了。”
福建一家烤肉店老板说,“有被关税上涨影响到,所有牛肉原材料上涨10%~20%不等,为此我们进行了套餐调整,将139元套餐里可选3款的招牌牛肉取消一个选择,增加牛嫩肉/五花肉供消费者选择。”
另一位烧烤品牌老板也表示,近期他在和多家牛肉供应商交流中获悉,大家都表示牛肉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进口牛肉涨价。
一位供应链负责人分享称,关税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据悉,他们家一年牛肉采购金额超过500万,牛肉采购价从之前的34元/公斤涨到现在42元/公斤,涨幅达到23.5%。
该文章说,那些不用“美国货”的餐饮商家,也同样受到影响,就如一些网友所言,厨房里用的植物油,可能标着国产品牌,但它背后的原料——大豆,很可能是从美国进口的;门店的鸡肉卷用的鸡肉,看起来是本地出厂,但这些鸡吃的饲料玉米,却大概率来自国外,其中美国又是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菜单上用的奶酪是澳洲进口?别忘了,澳洲奶牛吃的牧草,也有不少是“漂洋过海”来自美国。
再往深处看,橄榄油、番茄酱、香料、咖啡豆这些进口调味料、半成品配料,虽然产地多在欧洲南美,但背后的农业化工、机械设备、运输系统,都可能与美国供应链息息相关。
文章总结说,“实际上,只要还在这个全球供应链的网络中,就逃不掉传导而来的波动和成本上升”,然而,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支出意愿却并未明显增强,因此,许多餐厅正在陷入“成本飙升、收入持平甚至下滑”的困局,就只能靠不断压缩利润甚至贴本经营,直至撑不下去。
(责任编辑: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