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1日讯】近日,日本地震频繁,加上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的预言,引发民众恐慌。对此,台湾中央气象署表示,与其担心灾害来临,不如养成防灾习惯,并公布地震四大防灾重点。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竜树谅,Ryo Tatsuki)曾在她的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中,曾准确预言日本“3·11”大地震、新冠病毒等重大事件,她还预言日本将在今年7月5日发生一场大地震,并引发一场大海啸。
这个预言引发恐慌,并影响到日本观光产业的正常运作。中、港、台等地民众因为担心预言成真,而调整到日本旅游的行程。
虽然竜树谅6月推出新作《天使的遗言》,虽然没有撤回“7月5日大灾难”的说法,但改口说“做梦的日期,不等于发生事情的日期,那天不一定会出大事”,更通过出版社声明表示,只是想提升大家的防灾意识。
此外近日日本地震频繁,也加剧民众担忧日本会有大地震的征兆。
当地时间6月30日中午12时36分,日本鹿儿岛吐噶喇群岛外海又发生4.5地震,多个地区感受到强烈摇晃。吐噶喇群岛自6月21日起频繁出现超过650次有感地震。频频摇晃让居民恐慌,当地渔民无奈表示,每个晚上总是会惊醒。
虽地震专家也认为吐噶喇地震不足以引发规模9.1的东日本大地震,但外界仍不免忧心。
6月27日,台湾中央气象署在脸书发文表示,与其担心灾害来临,不如动起来,养成“日常防灾”的习惯!日常生活可以提前采取以下地震防灾措施:
一、123木头人,家具不乱动:事先固定家中大型家具,可以降低地震倾倒的风险。
二、熟悉地震保命三步骤:把“趴下、掩护、稳住”练成直觉反应,掌握周围逃生路线,地震发生时才能临危不乱,守护自己与家人。
三、避难地点先讲好:万一房屋受损,就知道该去哪里避难。也和家人约好集合地点,就算上班、上学时间发生大地震导致通讯中断,也能确认彼此安全。
四、自备救命百宝袋:准备紧急避难包,包含饮用水、干粮、手电筒、电池、简易医药用品等,停电停水免紧张。
此外,气象署也提醒,虽然台湾较少遭遇大型海啸,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沿海地区多设有海啸疏散避难地图,平时主动留意这些标示的位置与内容。一旦海啸发生,就能迅速依照避难路线前往安全地点,通常避难场所会设在地势较高或结构坚固的建筑物内。
气象署表示,灾害无法预测,但大家可以选择做好准备,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与损害。在灾害来临之前,做好准备。从现在开始,建立你的防灾行动计划,保护自己,也守护身边的人。
近日,台湾命理师廖美然在节目《新闻挖挖哇》指,7月5日“那一天日子确实非常的不好”,今年为蛇年,碰上乙亥日就构成所谓的“六冲”,容易引发不稳定的灾变或事故, 5日、6日、7日这三天要特别注意。
不过她强调,梦中这些情景在现实生活发生的可能性并不高,“日本应该不会太严重”。她表示,针对7月5日的预言,大家保持平常心,越平常心越安定。
6月29日,台湾星座专家唐绮阳在脸书发文表示,新的一周就是传闻中的“末日”,终于要应验预言的真实性。即使心中有许多无力感,“但现实是,末日不会来,日子还要继续,我们得支撑起来面对所有未知”。
唐绮阳说,今年4到8月的星象,变动频率是近年中最剧烈,大开眼界之处在“刨根问底、要人诚实”,且已到残忍程度······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往往是“前所未有的大机会”,未来一年的木巨蟹,就是要人因对斗争、灾难的恐惧,从而产生的行动,来推动新的未来,所以好好“品尝”现在的烦,前所未有,未来也未必再有,今年就会是往昔的末日,重生的开始。
曾预言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的日本高僧三木大云,也于个人YouTube频道提醒“7月份要特别注意”。他估计7月是太阳耀斑撞击地球的高峰,有“时候到了”的意思,呼吁民众做好防范,如确认逃生路线、防灾地图等。
(记者李恩真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