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7周年 四川成都惊现血月(视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3日讯】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7周年,当晚,不少成都市民拍到天空出现一轮血月,引发网络热议。

成都网友“化迪到处看”12日晚上发布视频说,在成都天府立交拍到了血红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大又红”。

当晚,许多成都市民都拍到血月的异象,相关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平台热传。有网友惊讶地说:“怎么是红月亮?”

还有网友表示:“昨天成都的红月亮,难道只有我觉得这两天阴气重吗?”

(网络截图)
(网络截图)
(网络截图)
(网络截图)
(网络截图)
(网络截图)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8.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陕西、甘肃等多省,无数房屋坍塌,伤亡人数巨大。其中,更有不少学校豆腐渣工程倒塌,导致大量学生遇难,引发民愤。

据中共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但民间组织巴蜀同盟会的调查显示,此次地震实际死亡人数约有30万人,学生死亡人数超过3万人,其中有不少是幼儿园的孩子。

然而,至今中共当局对遇难学生家庭的赔偿承诺仍未兑现,并且每逢5·12纪念日,都出动大批警力,压制遇难学生家长举行悼念活动,令许多家长悲愤不已。

血月是大凶之兆

汶川地震纪念日当天,四川成都出现血月,引发关注。自古以来,血月的出现都被认为是大凶之兆,东西方有不同的预言,预示着天下将发生不同寻常之事。

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写道“月若变色,将有灾殃”“赤为争与兵”。又说,月变时“赤地千里,其国大饥,人民相食”,指血月的出现预示有大灾难发生。

汉代易学大师京房在《周易妖占》中写道:“月变色,赤为争与兵,冰,赤气覆月如血光。大旱,人民饥千里。”意思是说,当月亮变成红色的时候,相应就会出现两种灾难,一种是战乱、冰灾,另一种就是旱灾。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四年出现血月,这一年发生了重大灾难和贼乱事件。据《明史》记载,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第一个正月元宵十五夜,就出现“日色如血,照人物皆赤”“二月乙巳朔,日赤如血,无光”。

这一年,中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导致饥荒,民众流离失所。同时,张献忠、高迎祥等流贼使“江北数千里地,皆被蹂躏”。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推荐:汶川地震17年:遇难学童家长控诉官方背弃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