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寒冬 卖不动的包包与慌张的CEO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0日讯】奢侈品圈最近有点“不太平”。曾经高高在上的顶级品牌,如今正在经历一场“人事地震”和“业绩寒流”。各大品牌的销售业绩不断下滑,高层人事调动频繁,在市场波动的大背景之下,显得颇有些心神不宁。

路易威登母公司路威酩轩(LVMH),近来把自家不同品牌的CEO们,像拼图一样互换位置:诺悠翩雅(Loro Piana)的CEO调去当LV的副总,钟表部门负责人则接任诺悠翩雅的CEO,连芬迪(Fendi)的老大也被派去迪奥(Dior)做了副将。

开云集团(Kering)也一样,年初给旗下品牌“圣罗兰”(YSL)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都换了新掌门。

高层调整,看起来像是在主动求变,但其实背后多少带着些焦虑。因为从今年一季度财报来看,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一直以来,作为顶奢品牌领军人物的-爱马仕的增长速度也放慢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增幅只有7%,较去年同期少了整整10个百分点。

路威酩轩的销售额比预期少了不少,销售业绩下滑了3%,酒水业务跌的尤其惨,销售额大跌了9%。

Burberry更是“灾难现场”,利润暴跌94%,当天就宣布要裁掉全球五分之一员工。

奢侈品牌在不同市场的表现,也拉开了差距。

北美市场是最靠谱的,爱马仕增长了11%,Prada涨了9.9%。路威酩轩也只跌了3%,是全球表现最“稳”的区域。

表现最差的就是中国大陆。据路威酩轩第一季度财报,亚洲(不含日本)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1%。

这一区域业绩下滑的主因就是受到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虽然财报中未单独列出中国市场的具体数据,但考虑到中国在亚洲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可以推测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窘境。

从产品线表现来看,皮具依然是“顶梁柱”。爱马仕的皮具业务涨了10%,LV的时装和皮具业务也撑起了集团的半壁江山。

皮具为啥这么抢手呢?除了款式丰富、品牌营销强之外,更重要的是—保值!这些名牌皮具在二手市场,热火朝天,有些经典款甚至越卖越贵。

反观高端手表珠宝,行情则明显下滑,甚至连劳力士都开始不好卖,瑞士对中国的手表出口也在下滑。

新唐人电视台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