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大国形像”面面谈 (四)

【新唐人2009年10月23日讯】我们上次介绍了一个瑞士学者调查的中国商人在纳米比亚经商的情况,如今“华商”这个字眼在纳米比亚已经和“贪污受贿”和“不法经商”挂上了钩,在一般人心目中印像很坏。

除了不法经商,非法移民和非法打工也是中国人在非洲经常被批评的问题。

一般来说,非法移民和打工通常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所以过去中国人的非法移民和打工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但现在不一样了,非洲也有大量的非法中国移民和工人,而从表面上看,中国是非洲很多国家的援助国和投资国。

在世界经济史上这是一个不常见的现像,因为一般来说,援助国和投资国的公民在被援助国和被投资国–尤其是那些总体来说非常落后的国家–应该是所谓强势群体,趾高气扬是可以理解的,低声下气非法居留甚至打黑工就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了。

这种现像之所以发生,也是由所谓“中国特色”造成的。因为中国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发达国家。中国很富,有钱投资,有大量剩余商品要向外倾销,所以中国不是一个穷国;但中国确实又很穷,大量的普通劳工不要说其生活水准并不见得比非洲很多国家的工人高,很多人甚至还没有工作,所以中国又不是一个富国。这两方面的情况相结合,就出现了援助国和投资国在被援助国和被投资国有大量非法移民和黑工的怪现像。

正因为如此,正像在广州的很多非洲人非法居留和打工成为中国警察经常检查护照和签证的对像一样,中国人在非洲经常被那里的警察盘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非法移民的增加,很多国家都收紧了对中国的护照政策。在一些腐败的非洲国家,移民局和警察局这种盘查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是要查非法移民和黑工,而是借机敲诈。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了导致关系紧张的事件,甚至被一些中国人说成是反华排华,中国人在坦桑尼亚的遭遇就是一例。

在毛泽东时期,中国曾经对坦桑尼亚大力援助,建造了闻名于世的坦赞铁路,换来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以及很多非洲国家对中国取代台湾进入联合国的支持。但近年来,随着坦桑尼亚收紧对中国人的移民和签证政策,中国人在那里常常成为移民当局和警方突然袭击的对像。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1月,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达雷斯萨拉姆的政府突然出动大量警力,将一些中国商店、超市和马路上的中国人全部拘留,送到移民局的审查中心,检查他们的护照和签证。当时一起被拘留的有几个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但他们经过短暂的问话后就被释放了,留下来的全部是中国人,连那些随身携带有效护照和签证的也不例外。

11月份是坦桑尼亚最热的季节,70多名中国人被关押在地下室很长时间,其中还有一个孕妇。坦桑尼亚当局既不给他们事物也不给水,直到这些中国人提出抗议才将他们换了一个通风的地方。

中国大使馆派人前往看望和交涉也没有用,直到每个人交付了1000 到5000美金的假释和移民费用后,大部分人才被释放,剩下的10多人被送交警察局处理。

这次事件被很多中国在非洲的网友称为严重的反华排华事件,它显示了普通中国人在坦桑尼亚政府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中国大使馆也起不到维护海外中国人的权益的作用。但是,这种恶性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仅仅用坦桑尼亚政府的歧视和恶意是不能完全解释的。中国必须全面反省它的海外劳工和移民政策。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