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中国特色的城乡儿童教育忽视

【新唐人2010年1月31日讯】在上一次的节目中,我向听众朋友们介绍了有关儿童忽视的概念。这里我先简单回顾一下与儿童忽视有关的一些内容。

儿童忽视是一种无声的儿童虐待形式。按照美国国家儿童虐待与忽视数据库所给的定义,忽视指的是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或者是在得到经济及其它帮助的情况下,监护人未能向被监护人提供必须的、与年龄相适宜的照料。儿童忽视通常被分为四种,包括身体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和情感与心理忽视。

在中国有一个小规模的关于中国的儿童忽视现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25个城市、共1163名3到6岁的中国儿童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忽视。

假如这个统计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的话,那么我们所面对的便是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情况。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中国儿童的总数之多、以及研究发现受到忽视儿童的比例之大,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零钱慈善募捐办公室的网站上,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有3亿6千万儿童,占世界儿童总数的六分之一。”

假如我们藉用上述的研究结果、推而广之,那么在这3亿6千万儿童中,便可能会有1亿2千万儿童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忽视。如此推算出来的数据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认定的,那就是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曾经或正在遭受着忽视,他们的成长可能会因忽视—这种儿童虐待形式而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中国是一个富有独生子女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曾经具有敬老爱幼传统的国度。按说在只有一个孩子、有着所谓4-2-1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里,孩子们是不应该受到忽视的,其实不然。事实是许多孩子们在遭受着忽视的危害,而家长们可能对此却完全没有意识,甚至还以为他们所作所为是在促进孩子们的良性发展。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在国外比较少见的忽视形式、教育忽视。

教育忽视在中国似乎也有着城乡的差异。一般来讲,城市里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小家庭比较多、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孩子们的身体成长、卫生环境、医疗需要、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大多都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从而得到满足。

如果我说城市家庭对儿童最大的忽视恐怕是在教育方面,您可能会觉得奇怪。现在城里面的家长有几个不为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忧心忡忡、竭尽全力呢?他们宁愿花大钱、托人情、送孩子上重点学校、给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从幼儿园的起跑线上、惟恐孩子上不了重点大学,怎么还说他们对孩子有教育忽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过尤不及,做得多,不见得就对、就好。

许多家长都忘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爱好。逼着所有的孩子和其他千百万孩子们一样,去挤同一座升学独木桥,以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方式来给孩子们加码,这本身就是对孩子们成长与教育需求的忽视。当大多数的孩子都要以自己的童年为代价,来实现家长为自己设立的一个缥缈的成才目标时,这个社会便形成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教育忽视。

在中国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忽视则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的。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这个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进城打工而形成的新词汇。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据报导,2007年中国有农民工1.5亿人。与之相应的是全国农村超过2千万的留守儿童。这2千多万的孩子们大多由祖辈或亲戚代为抚养、甚至独自为生。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抚养人在教育态度方面,是只管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

对于这种明显的教育忽视,目前却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来管理、监督和限制。义务教育在这些孩子们的生活里可有可无,再加上中国农村教育条件的简陋落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农村千千万万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就这样被忽视了。

在一个曾自许“以教育为本”的国度里,出现如此大规模、系统化的教育忽视,这也可算作是一种民族的耻辱吧。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