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变了味儿的诚实

【新唐人2010年7月5日讯】世界杯1/8决赛中的英德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裁判的误判,英格兰的第二粒进球被判无效。的确,从慢镜头来看,球击中横梁后弹入了大门,而且球足足越线近半米。许多人认为,正是这次裁判的失误严重影响了比赛的走势。

而因为这一明显的误判,乌拉圭主裁判拉里昂达遭到了全世界媒体的口诛笔伐,并被国际足协提前“请”回了家。我们可以说拉里昂达是“咎由自取”,谁让他不仔细看的?!但对于这一事件的另一主角德国门将诺伊尔,媒体和大众却十分宽容,尽管他在赛后承认球确实越过了门线。诺伊尔相当诚实地表示,他在球越过门线后,马上抱起扔出了球门。或许,正是诺伊尔的这一举动,直接诱导了裁判的误判。

如此看来,诺伊尔事后的“诚实”的意义到底还有多大呢?真正明了真相的诺伊尔为何不当场示意裁判这个进球有效?是怕德国队因此输掉比赛,而遭到队友、裁判等的指责吗?

无独有偶,在南非世界杯的预选赛附加赛中,法国队与爱尔兰队竞争欧洲区最后一张名额。在90分钟的比赛中,双方踢成了1:1,比赛进入了加时赛。加时赛中,法国队依靠主力球员亨利的手球破门得分。按理说,这一进球应当算无效,可主裁判却判进球有效。最终,法国队凭借这个进球,以2:1淘汰了爱尔兰队,进军南非。

事后,爱尔兰和法国发生了口角,爱尔兰足协希望重赛,法国足协则拒绝。此时,当事人亨利也站了出来,承认自己犯规在先,希望双方可以重赛,同时还向爱尔兰表示了歉意。

亨利的诚实,不仅让法国足协和媒体气短,也让不少法国人难以理解;爱尔兰人则认为他是个“骗子”,并呼吁爱尔兰政府今后禁止其入境。不过,很多了解亨利的人、包括英国球星贝克汉姆都指出,他的手球不是欺骗,是犯规,因为他一直是个非常诚实的人。

然而,这个被认为一直是非常诚实的亨利为何不在比赛期间向裁判提出异议呢?如果他举手示意,裁判很可能会判这个进球无效。或许他同诺伊尔一样,害怕承担球队输掉比赛的责任,害怕遭到队友、球迷的指责。而这种事后的诚实,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爱尔兰人称其为“骗子”似乎也不无道理。

诺伊尔也好,亨利也好,相信他们本性上都是诚实之人,但是当牵涉到切身利益时,他们还是在瞬间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事后的“诚实”。他们那一刻的选择不仅为球队的胜利蒙上了一丝不光彩,也让世人对他们的“诚实”大打折扣。因为人们所理解的“诚实”,不但要做到忠诚正直,还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显然,诺伊尔、亨利至少在这两场比赛时没有做到表里如一,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到在任何时候、包括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情况下,守住诚实。他们的诚实只是“变了味儿的诚实”。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他们当时在场上选择了诚实,会招致球队的失败,甚至会招致球迷的谩骂。这种情况的出现极有可能,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坚定地站在他们这一边,毕竟一个人的人品远比比赛的胜负重要的多。而一个诚实的人所得到的不仅仅是意外的奖赏,还有世人的信任。

记得以前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非常不善于长跑的士兵,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远远落在人后。跑着跑着,他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他却第一个到达了终点。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而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才到了,而且都累得筋疲力尽。大家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很快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保有诚实是多么重要啊!

是啊,真正的诚实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压力下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这个世界上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我们该让那“变了味儿的诚实”主宰我们的生活吗?

──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