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跑不赢CPI 中国进入“奴时代”

【新唐人2010年11月23日讯】(新唐人记者唐美华综合报导)物价飚升大陆近期最热的话题。10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4.4%的情况下,部分经济学家预测,11月CPI可能继续走高。大陆媒体《南方都市报》刊文直指,在政府无法调和的持续通胀形式下,出现了“房奴”、“卡奴”、“菜奴”等“奴时代”之下无奈的“奴岁月”。

22号的《南方都市报》刊文《“×奴”流行只因跑不赢CPI》。文章说,此轮通胀,早在两年前就埋下伏笔。国际金融海啸期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还有多年的货币超发,虽然帮助中国抵御了金融风暴的袭击,但也带来了信贷膨胀和流动性泛滥的负面影响。

文章说,最近几个月,中国物价几乎到处是涨声一片,尤其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食用油、蔬菜、糖等食品接连涨价,直逼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因此老百姓的流行语“×奴”虽然只是一句戏言,但背后反映的是民生的艰难。

看看你是哪一奴?

节奴,指为重大节日消费、交际而饱受压力的人。很多传统节日,在现时代有了更多的市俗和功利的色彩。节期间送礼之风流布已久,但是现如今送礼却变了味道,过去人们更看重“送”的情意,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看重“礼”的分量,有许多人为了一些节日送礼甚至要花掉几个月积攒下来的工资。因此现在很多人害怕过节,人们生活在这样变了味道的“礼尚往来文化”下,产生“节奴”

孩奴,是一个新名词,用来概括形容80后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钱,80后孩奴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当上了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

卡奴,卡是指信用卡,奴,奴隶。一个人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但负担不出缴款金额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帐等方式永远都是一身债,一直在还利息钱。就变成信用卡、现金卡的奴隶,就可称为卡奴。大多数是年轻人,卡奴这个词首先出在台湾,各家银行为了推广自己的信用卡,办信用卡的手续很简单,而且鼓励年轻人办信用卡,有的人把这张信用卡用透支了,为了还款,就去另一家银行办信用卡去换这个银行的债。依次,就被信用卡所奴役。

房奴,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房奴们的购房行为,已经影响到家庭的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2010年1月,房奴被收入新编的《汉英大词典》,译为mortgage slave。

车奴,原本是指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明明养车很吃力还要买,弄得自己不敢吃好不敢喝好,还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现在,‘车奴’并不是贬义,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房奴”们的担忧

据《天天商报》报导,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以及房贷利率7折优惠的取消,不少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大增。大部分房贷都将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

加息以后,大部分房贷者将为房贷多掏钱不少有提前还贷打算。不少有提前还贷打算的购房者,事实上最担心的还不是加息。房贷者最担忧的,是房贷利率优惠从最低7折上调到最低8.5折。根据计算,这相当于加息三四次。

绍兴县在工行柯桥一家网点咨询的市民说,他现在还有20多万元的房贷未还清,最近加息以及7折利率优惠取消后,他算了笔账,自己的房贷月供需要多还100多元,压力更大了,所以他想提前还一部分房贷,减轻月供压力。

百度在线“房奴”说,房租价格上涨,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已经让很多人“气喘吁吁”了,而在工资收入没有相应增长的现实背景下,出台如此新规,对群租进行严格管制,无疑会让公民的生活陷入“雪上加霜”的灾难性困境,

菜价上涨催生“菜奴”的苦衷

据百度说,菜价的上涨也让不少餐饮店开始头疼,在庆丰街经营一家小餐馆的李女士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敢轻易提价啊?为了保本只能少放一些贵的调料,青菜现在反而成了赔本生意。”自己已经开始琢磨青菜菜品提价,但又怕流失了老客户。

菜价的上涨让更多年轻的主妇感觉到了压力,他们自嘲变成“菜奴”。于是,“尽量等菜场快下班再去买”,“锁定一个固定摊位买菜”,“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葱”等招数开始流行。

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买菜省钱攻略”——菜奴省钱36计:不赶早赶巧、买前多比较、学会看天气、“偷菜”成时尚;团购族:小区团购正流行;囤囤族:一次买好两年生活用品;特蒐族:互通情报结伴搜罗特价;网购族:敲敲键盘搜出最低价等等。

从“奴时代”到“怒时代”

房奴、卡奴、车奴、孩奴、节奴……显然,这是一个“众奴加身”的时代。

网友说,每一个“奴”字,都代表了几多辛酸,更代表了在时下环境中的被动语态——价格上涨,百姓只能是被动接受,听着专家们的宽慰式劝告、畅想着遥不可及的调控效果,最终就转化成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除了默默地承受,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署名魏英杰的《中国进入奴时代》的文章说,这样的社会现状,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试想,当很大一部分人连起码的教育权、居住权都无法获得实现,这样的社会还能正常运转吗?这么来看,各种“奴词”的流行,恰是对这个时代敲响的一记警钟

魏英杰认为,为“奴”所困的人们看似为物质所牵绊,每日四处奔波,为钱操劳,到头来不过是为了吃饱饭、交房贷,或者存起来给子女交学费。可进一步来说,物质不自由,精神亦难求自由。“奴”字当头,实质就是对人们的双重桎梏。这就发出了一个信号,任由这种局面发展、恶化下去,那些为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奴役的人们,很可能化“奴”为“怒”,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从“奴时代”到“怒时代”,也许仅一步之遥。

可是,就在蔬菜、棉花、白糖、油……在迎来一轮接一轮的上涨之时,日前,中国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实践证明,多年来中国GDP和物价上涨很平稳,物价能够控制在群众承受范围之内。

而据统计,今年头11个月,中国36城市蔬菜同比批发价上涨超过60%。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