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论证9专家拒签 学者:谁将承责?

【新唐人2011年5月25日讯】(新唐人综合报导)最近,中共国务院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等于变相承认三峡工程的失败,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一股“倒三峡”热潮在大陆掀起。《21世纪经济报导》又披露,在20年前的三峡工程论证中,就有9位专家拒绝签字。那么,三峡决策失败究竟应该谁来承担责任呢?学者王维洛指出,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应该承担责任。

5月18日,中共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会议虽然声称,三峡工程在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但承认了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其实是变相承认了一直被诟病的三峡工程是失败的,由此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沉积已久的关于三峡工程的往事,都被一一披露出来。

《21世纪经济报导》报导,那场著名的三峡工程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

事实上,陆钦侃并非那9名专家之一,其时他的身份是防洪论证组顾问。如今,拒绝签字的9位专家的姓名已鲜为人知。幸运的是,他们的名字和部分论证意见被历史档案所保存。

9位专家拒绝签字

出身水利世家的袁国林是三峡工程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如今,早已从三峡工程岗位退休的袁国林感叹,他最关注的三峡问题是移民和环境。

在当年的论证意见中,他给出了“淹没涉及的各县(市)都有潜在容量,移民都可以在本县(市)范围内统筹安排解决”的结论。在当时的移民安置中,还没有如今的社会保障概念。
  
“动态移民113万多人,我认为涉及的不仅仅是113万人,因为这是个双向问题,还涉及到移入地区人民的承受问题”,综合经济组专家郭来喜当时认为。时任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的郭来喜本是三峡建设的积极分子,但在参加几次论证会后,变成一个“慎重态度”者。

由于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的重中之重,论证组的专家规模相当庞大,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是时任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总工的李玉光。
 
在生态与环境专题论证组中没有签字的顾问,时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侯学煜尤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他于1991年逝世。

在1988年的论证中,76岁的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强制性的植树与禁垦指令在多地施行。2005年时,当时生态与环境论证组唯一没有签字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昌笃等生态学家还被请回三峡,对湖北、重庆段的三峡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了评估。
  
时任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伍巨集因工作关系未能参加论证专家会,亦没有签字。他在给论证组的一份书面意见中认为,三峡是一个好的电源站,远比建设火电来得经济,是应该开发的。但他在做了三峡积极建设和适当推后的比较后,认为后者较为经济,即以先开发西南和中南一批较经济的水电站,再开发三峡水电站,比较有利。

时任水利电力部外事司咨询的程学敏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最后一次论证会,但他表示“不拟签字”,原因是他认为论证的造价资料都是初步的,经济论证可靠性不足。
  
作为电力组的专家和综合规划与水位组的顾问,时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的覃修典均未签字。覃修典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最早的几座水电站以及新中国第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者,于1994年去世。
  
在覃修典看来,三峡工程不应急于建设,他在一份书面意见中说,“三峡如果没有上游工程补偿调节,三峡本身库容相对很小,调蓄能力很低。这种不稳定电力要大范围长距离输送,品质上是难以保护的。因此不宜早上,大上。”

世易时移,中国的经济尽管翻番式增长,但出现了严重的“电荒”。综合经济组专家何格高当年拒绝签字,理由是担心三峡工程会否占用“全国为解决2000年前缺电局面正在建设或已经筹建的水、火、核电站”的建设资金。

对于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情况下多发电,何格高曾给出一个三峡工程和溪洛渡、向家坝、枸皮滩三个水电站相比较的方案。他计算后认为,三个水电站比三峡工程可多得保证出力(指水电站在多年运行期间所能提供的具有一定保证率的电力)100万千瓦,年发电量67.8亿千瓦小时,而移民数却少99万人,淹地少33.7万亩。

这一比较,被同组另两位拒绝签字的专家郭来喜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黄元镇所认同。

此外,论证组中还包括45位地方负责移民、规划工作官员代表,其中唯一没有签字的是时任四川开县移民办主任廖文权。

三峡大坝水库大 多少麻烦多少怕

据资料显示,三峡大坝有好几个第一。

大坝长2345米,高181米。坝体总混凝土量1486万立方米,其总方量居全球第一。

大坝作为一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瓦时,也为世界第一。

大坝蓄水面积1084平方公里,超过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武汉市市区(1024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600多平方公里大的一个人工湖,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大坝工程淹没了周边13个城市,140个乡镇和1300多个村庄。

因建坝而被迫迁移的民众人数,按官方最初公布的数字,是113万人。但是,到2007年年底,移民总数已达140万人。为了保护水质,重庆市政府还准备到2020年把库区230万居民搬迁到其它地方。这将超过第一次移民人数的两倍多。后来,当局把这个搬迁计划又扩大到400万人。

修建费用也是世界第一。官方资料是230亿美元,约1800亿人民币。但专家透露,政府内部已经承认花费达6000亿元。如果再加上后来不断发生的灾害,实际花费超过一万亿元。

大坝的危害也堪称前所未有。大坝建成以后,重庆、四川、湖北和长江下游气候异常,高温、干旱、洪灾空前严重。如果大坝遭到恐怖袭击,或者因为品质问题而导致溃堤,专家认为,大坝下游数省瞬间就会被淹没,其破坏的严重程度远不是美国9/11事件可以与之相比的。

媒体掀起“倒三峡”热潮

在中共国务院承认三峡工程“不利影响”的公开表述后,在网路平台开始掀起宣讲热潮,痛诉三峡大坝的“祸 害”、人定胜天的“虚妄”,痛心于当年政府“强行上马”是多么的武断错误。

在网易新闻首页上,最大一张图片正是一双武汉农民的赤脚站在开裂的鱼塘地面上。在《楚天都市报》头版,5月20日是“国家防总全力支持湖北抗 旱”,5月21日是“武汉遭遇60年最大旱情”,5月22日是“我省200多万人抗旱保丰收”和“千艘船屋趴湖底,洪湖不见浪打浪”,今天头条则说“一场 喜雨,受旱农田面积减三成”,但“久违暴雨只够洪湖‘润嘴唇’”。据国家防总公布的资料,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准,主要江河累 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

在过去这几天里,这些灾情消息如同三峡放水一般泄出,成为那些反对水利工程者的最好论据。

在中国,反对三峡大坝(甚至是所有大坝)的民众意见一直受限,搜狐专题以“公布真相:晚说比不说好”为题,引用“终于有人承认问题了!说句真 话真不容易!”的网路留言,称“三峡从从来没有负面报导到现在自曝出现了问题,从网友的留言,看出大家现在对于政府已经是很不信任了。”

谁将承责?

德国工程博士王维洛指出,三峡工程的问题是必须面对子孙的问题

大陆著名记者戴晴认为,中共当局承认三峡工程存在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推卸责任,二是捞取更多的投资。要中国决策层承认这个一个事实,三峡工程是错误策,三峡工程的目标无法达到,三峡工程的效益是弊大于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作为中国人,必须面对子孙后代的问题∶谁对三峡工程的错误决策负责?邓小平?王震?江泽民?李鹏?朱镕基?邹家华?钱正英?林一山?李伯宁?陆佑楣?张光斗?潘家铮?还是其他什么人?

王维洛研究的结果是∶整个三峡工程的决策程序和组织结构决定了这样一个结果∶三峡工程如果成功,则为个别领导人和科学家立碑树传,流芳千古;三峡工程如果失败,则无人要为这个错误决策承担责任。

原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是实现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的所谓宏愿

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后,江泽民登上了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宝座。从此,江泽民表现出对三峡工程的极大兴趣。江泽民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外出视察,是在1989年7月21日,目的地就是三峡工程坝址。江泽民在接到李伯宁等政协委员的提案后,做出指示,促成了1990年7月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的召开。江泽民亲自接见与会的专家。1991年江泽民又在李伯宁的信上做批示,要对三峡工程进行正面宣传,为1992年全国人大审批三峡工程造势。

1992年2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三峡工程问题。会议批准建设三峡工程,但是担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三峡工程时,可能会出现赞成票不足半数的尴尬局面。

江泽民表示,他将亲自到“两会”党员领导干部会上就三峡工程去作动员。3月18日江泽民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举行“两会”党员负责干部大会,就三峡工程讲了两个多小时。江泽民说,兴建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立志要实现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的宏愿。党中央和他都对三峡工程投了赞成票,要求“两会”党员代表和委员,和党中央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支持三峡工程。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用党的意志和纪律来约束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共产党员,为三峡工程投票,从而影响三峡工程的决策,这在中国工程决策史上是第一次。全国人大最后投票的结果,投赞成票的比例,和共产党员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比例基本一致。

1997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三峡工程长江截流仪式上对三峡工程大加称颂,称三峡工程是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工程,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一项造福今人、泽被子孙的千秋功业。但是时隔七年,这样的豪言壮语再也无人敢重复了。

王维洛指出,三峡工程决策错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应该承担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