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成为农村常住居民主体

【新唐人2011年10月6日讯】九九重阳节,是老人登高望远,出游赏景的日子,也是晚辈孝敬老人的日子。 然而在中国农村,却生活着一群留守老人。因为儿女外出打工,他们不但要耕种田地来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孙儿孙女,晚年的生活充满艰辛。

据大陆官媒报导,留守老人已成为许多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其中65岁以上留守老人2000万。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不仅“心空”,物质更“空”。

河南留守老人告诉记者,因为儿子外出打工,他们老俩口只好在家照顾孙子,还要种地维持生活,很忙也很孤单。

河南留守老人:“那谁的老的不想和孩子住一起的?在身边方便。这边人不都是那样?小的打工,老的在家照顾小孩,不打工,上哪弄钱呢?”

9月底,湖南娄底双峰县永丰镇1岁8个月大的女童,独守奶奶尸体7天没吃没喝,奶奶尸体已开始腐烂,导致小梦全身爬满了蛆虫的新闻,令外出打工族心有余悸。

养儿防老,河南老人表示,老人单独生活不太方便。

河南老人:“不太方便,小孩不在边上。现在很少和小孩在一块的,都是老俩口在一块,一个老太太也在一块,一个老头也是在一块,都不跟小孩在一块。”

留守老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基本生活无保障、基本医疗无保障、承担耕种责任田的重担、身负照料孙子辈的责任、缺少精神慰藉。

新唐人记者李韵、刘惠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