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天安门-空戏台更有戏

【新唐人2011年10月31日讯】(新唐人记者剑彤综合报导)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中心,也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的政治风向台之一。每一代中共领导人都力争在天安门广场留下自己的痕迹。早前有天安门前孔子像与毛泽东画像之争,就曾被舆论评为是中共十八大人事权力之争。而明年适逢中共和台湾最高领导人换届,大陆异见学者焦国标近日行走北京长安街后,有感而发,撰文“空戏台更有戏”。

中共十八大 领导人换届拚命捂盖子

近日,《德国之声》发表了焦国标的文章说,10月27日晚,自己从天安门前走过,整个广场空无一人,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前的路边树下却有很多游人向空旷的广场张望、拍照,形态紧张而不放松。而在天安门广场、中南海、故宫、国家大剧院间,熙攘的人群总有警视的眼睛在监视,这些权力象征的建筑与国家公民冷漠的对峙着。

文章说,明年中共和台湾都逢最高领导人换届,有意思的是,中共领导人换届拚命捂盖子,生怕多一个人参与,而台湾则是拚命招揽,唯恐参与的人少一个。

文章调侃,有朋友说,中共领导人换届还不够秘密,继位者名字应该放在紫檀盒子里,放到中南海为人民服务墙壁里,等老王嗝儿屁着凉晏驾了再打开那才叫严肃认真。老毛不是说过嘛,“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文章接着写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免费,一进去有一块牌子,说1759年就免费参观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何时免费?作者曾经问过许多在北京打工的民工,去过故宫吗?没有。舍不得那几十块钱。

焦国标认为,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微观割据的国家,各地各部门盘踞在公共资源上,像蚂蟥一样吸血。农民不占任何公共资源,所以各行各业都喝农民的血,农民却喝不到任何行业和部门的血。

文章还特别提到,一个政府的合法性与它的围墙的高度和厚度成反比。除了天安门,中南海也一直演绎着中共秘而不宣的政治。“看看中南海的围墙吧,看看白宫的围墙吧。”

因此,焦国标说,在游人的心里,空旷的广场似乎比熙攘的广场更有戏,更有悬念,更有看头,有一种空戏台更有戏的意味。

天安门折腾不断 演绎政治秀

香港《苹果日报》曾评论认为,每一代中共领导人,都想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下自己的痕迹,代表个人的历史地位。

中共第一代独裁者毛泽东将自己的遗体留在了这里。不过,这几年来,很多中国人发出了从天安门“迁出水晶棺”的口号。

下令镇压89学运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留下一地血腥,至今还是让死者不安,生者难眠。

2001年发生在天安门的自焚惨剧,则是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一手操控炮制。这场被中共用来栽赃构陷法轮功,挑起中国群众仇恨的自导戏,被记录片《伪火》彻底揭穿。

此外,江泽民还在广场西面花费30亿留下了一个巨蛋──国家大剧院,据传还是江送给情妇宋祖英的礼物。

今年1月份,胡锦涛在广场东面留下了一尊巨像──孔子塑像。刚刚结束的中共政协会议又有汪国兴委员提出,要在国家大剧院门前矗立关公像,号称与孔子东西呼应、文武配合。

有评论认为,当高度达九米五的孔子像月前昂然进驻天安门广场,与毛泽东画像分庭抗礼时,外界便意识到中国政治风向已悄悄起了变化,孔夫子代替毛泽东成为当局的政治图腾。

而就在不久后孔子像莫名消失。4月27号一早,天安门广场出现了孙中山画像。当时有分析指出,孔子雕像的一进一退,都具有极强的政治意味,显示中南海内斗中左派占了上风。也有网民调侃说,莫非孔子也因犯经济罪而被警察拘押了?

据香港《苹果日报》尽论中国栏目评论说,每年5月1日及10月1日,天安门广场都会摆放孙中山的画像。据说,这是中共毛泽东的决定,自1950年代执行至今。评论认为,这是中共藉宣称继承孙中山遗志来宣示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正统地位。

中共党史学者林保华指出,被中共每年搬出的孙中山像,一直都是统战的工具。而中共本身的意识形态也非常混乱,一方面利用孙中山,但一方面又打压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大陆自由作家荆楚则认为,中共已经是心慌意乱毫无头绪,在信仰真空下总想来作一点填补。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