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传东:年吞吐3000亿 官员好大肚量

【新唐人2012年3月8日讯】两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公款吃喝开销已达3000亿,如此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挤占了公共资源的支出。如2009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6%;然而,教育、科技、文体与传媒、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等民生支出,比重不足38%。(见2012年3月7日新华网)

年吞吐3000亿,官员好大度量。有人说,花公款心不软;有人说,封不住公款嘴;有人说,吃喝风也腐败;有人说,白吃嘴无人管;有人说,公款嘴无底洞;有人说,白不花唐僧肉。

“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不成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公款吃喝的“症结”。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3月6日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并指出,“反腐倡廉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忽略了反对铺张浪费。现在铺张浪费之风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地方和部门花钱还是大手大脚。”的确,大家对腐败都很激愤,但对铺张浪费现象却司空见惯,好似已被大多数人“默认”。

应该说,巧借名目拿公款大吃大喝,当纳税人的钱不当钱,或是直接腐败或是间接腐败。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即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范畴;“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问题是,对公款吃喝的处理,除了个别涉及贪污受贿外,其他的不仅没有列入犯罪之列,甚至还得到放纵和鼓励,这也是长期以来公款吃喝等政府浪费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若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性”地解决,公款吃喝这张“大嘴”永远无法“封口”。因此,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要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让惩治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各种浪费行为有法可依。

可以这样理解,降低行政成本也是政绩。行政成本过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率的政府;花钱过多的官员,不是真正能干的官员。如果修路、盖楼、绿化、招商引资、GDP增长和财政增收可以算作政绩的话,那么,学会精打细算、降低行政成本,同样应该是重要的政绩之一。

吃喝风盛行直接导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较科教文卫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比重高很多。然而,监督管理上也仅仅只是那些“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部门来充当,既不符合公共管理的原则,又不务实,自然也无法落实。国外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多低于10%,如日本是2.38%、英国是4.19%、加拿大是7.1%、美国是9.9%。相比之下,真有些让我们汗颜。

值得提醒的是,我国有一个怪象,越是基层机关,公款吃喝越明显。除了通过预算安排的公务接待费用之外,还会有别的项目。很多地方都挪用项目经费用于公款吃喝。所以,有些地方出现正副领导为了“报销吃喝费”而大打出手已不是什么丑闻。真不敢比,香港或国外一些政务人员请吃饭,往往是盒饭,而国内则是豪华的宴请。而我国官员“请客”既要爱面子,又要讲排场,更要耍派头。

官场公款吃喝风犹如一场场没有硝烟的饭局战。“官场饭局”中的“陪吃”腐化了一种“歪风”,如领导视察要吃喝、上级检查要吃喝、庆典节日要吃喝、招商引资要吃喝、工程项目要吃喝、提拔升官更要吃喝……甚至有些基层干部整天“泡”在“酒缸”和“饭局”里,他们“喊冤”因为常常是身不由己。正因为“官场饭局”助长了某些高档烟酒茶的攀比之风一个赛一个。

不难理解,公款吃喝还导致了一系列的后续“尾款”。瞧瞧官员近年来多发的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职业病”,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公款吃喝、公款接待无形中铺了张“网”,一些掌握公权力者什么都敢往里“装”,有人虚开发票中饱私囊,有人假公济私满足私欲,有人借此大肆行贿上级,有人吃喝玩乐洗浴嫖赌全报销……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挥霍公款逐渐沦为沉湎、沉醉、沉沦于一种“职业病”,成为了“忠实”的“酒囊饭袋”。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接待带来的腐败,严重腐蚀着党和国家以及社会肌体,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及浪费,严重侵害了公众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官风。

说到底,若不封住“嘴上腐败”,就无力堵住“百姓牢骚”。公款大吃大喝是问题、是浪费、是腐败、是贪污。“嘴上腐败”当抽的不是嘴而是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