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挥舞爱国主义大棒要恐吓谁?

【新唐人2012年5月11日讯】 《北京日报》继攻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经济舱,自己背背包,亲民不过“是鸡鸣狗盗的角色”之后,今天又发表文章恐吓互联网上的网民,“背逆国家和民族,总是要被唾弃和淘汰!”

《北京日报》这段时间异常活跃,一会儿赤膊上阵攻击骆家辉一会儿又亲自挥舞大棒恐吓网民,殊不知骆家辉那样的俭朴廉洁正是官员所缺乏的,也是网民所称羡的。无权无势的网民,今天之所以越来越清醒,全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让谎言和欺骗露出了狰狞的本相,也惹恼了诸如《北京日报》摇头摆尾的奴狗。之所以说是奴狗,是因为要靠主子来赏赐!尽管爬上这个位置,要使用卑鄙的手段甚至花掉大把的真金白银!

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经常把“爱国”挂在嘴边就热爱这个国家和人民吗?并不见得。这样的爱国常常成了他们邀功请赏的导具,需要时高高举起,不需要时弃之一旁,抑或是成为他们鱼肉乡里、蹂躏百姓的幌子。把攻讦的矛头指向那些挑战贪腐的网民,动辄抛出“卖国贼”崇洋媚外的帽子来恐吓网民,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他们无视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的贪婪,无视日趋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司法不公,无视社会制度的畸形不公造成的富人与穷人,官员与平民的对立,造成的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无视掺杂使假、掺假使黑、坑蒙拐骗、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腐败、勾心斗角、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唯利是图、尔虞我诈……他们利用掌控的舆论工具,用谎言、欺骗和盲目的歌功颂德来欺上瞒下!

爱国主义也可称之民族主义,常常夸大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煽动仇外排外。民族主义往往把国家人格化和视统治者为国家的化身,他们爱统治者之所爱,恨统治者之所恨。民族主义是专制政权重要的统治手段,列宁指出“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为了避免统治危机,专制者往往要制造敌人寻找敌人,并且利用这个假想敌来调动民族主义情绪,藉以转移民众视线,从而保证专制政权的稳定性和长远性。

现代国家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强调人民在国家权力出现之前便已存在,它是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是一国的主权者。国家本身不是目标,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保障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的权利。

国家与祖国的概念相近,而国家和政府则是两个概念。不少人混淆了国家和政府的区别,五四时期,鲁迅说他的国家是个死屋子;胡适说他的国家不亡是无天理。他们所指的国家其实是政府,而政府是由一国公民选出来的执行者,其惟一职责是保证全体公民生活更幸福更自由,也就是说保障公民生活的幸福和自由,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政府没有很好履行这种义务和责任,公民就有权力批评政府,而这个批评并不是针对国家。

所谓爱国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一切进步、美好、光明的事物,就是让自己的国家走向民主而不是维持专制。当专制者打着“爱国”的旗号维护特权、疯狂敛财、损害人民利益时,人民有责任和义务批评、监督、揭露、痛斥他们,也有权力唾弃他们。

今天,从那些以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保护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安全为立国原则的国度,从那些到处都能使人感到有祖国存在的地方,我们很容易发现:无须宣传、无须灌输,人们身上自发的就广泛具有这样的爱国热忱。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曾撰文指出:“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自由主义文人胡适也说过:“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常有政客拿爱国主义当作攻击别人的杀手锏,动辄指控对方不爱国,而自已是爱国者。而这类自诩的爱国者常常喊着爱国的口号唱着爱国的歌曲,私下里却在疯狂的掠夺榨取这个国家的财富和人民的血汗!他们在媒体上把美国视为洪水猛兽,私下里却把妻儿老小和巨额金钱都转移到美国!他们所爱的其实是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他们所爱的其实是滚滚而来的金钱以及数不过来的美女!这样的爱国者挥舞爱国主义的大棒,无非是为了权力、财富和女色。好在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