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传珩:中南海要用孔子引领“和谐世界”

【新唐人2012年7月1日讯】“孔子学院”海外遇抵制

中共为蓄谋已久的文化“软实力”打拼,正在借孔夫子这张名片,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以达潜移默化地争夺全球话语权,实现引领“世界和谐”之目的。为此,中国大陆政府机构“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二○○四年以来,在全世界广泛开办“孔子学院”。经历七、八年的迅猛发展后,“孔子学院”在世界上引发了普遍警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遇到了尴尬局面,甚至受到质疑与抵制。

日前,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要求全美的“孔子学院”必须得到美国认证,并指在学院教授中文的中国教师和志愿者违反了签证规定。中国外交部以及官方报纸对美国政府的举措提出异议。与此同时,中国网民则普遍为美国叫好,为中共当局喝倒彩,并趁机对“孔子学院”所暴露出来的中国贪污腐败的政治制度提出强烈抨击。尽管美国政府日前又发表纠正说明,但美国民间和官方对中国“孔子学院”的一种怀疑和抵制情绪已经显现。

以孔子为“挡箭牌”对抗普世价值

得二○○六年十一月,胡锦涛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称“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重笔浓墨,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视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提出来。胡锦涛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通过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等措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今年年初,胡锦涛又特别在《求是》撰文“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对抗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世传播。

由此可见,中南海是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当作一场竞雄世界、打拼文化软实力的战役,并为此在国际社会不断提出建构“和谐世界”理念。然而,在后共产世界,“社会主义价值观”已成为过街老鼠,全球普遍喊打。对此,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赵长茂,曾声称要借老子《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说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何星亮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有吸引力,别国就会自动向其靠拢。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她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软实力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权力竞争的焦点。”于是中共便为了要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驰骋天下之至坚”,而曲线、迂回、柔软地打出了孔夫子这张牌。被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季羡林,曾提议在世界关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抬孔”,就是一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说,“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符号。更实在一点地说,孔子已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桥梁,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和谐中国”引领“和谐世界”的公关大使。

中共并不“尊孔”,只以孔子欺骗世界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共在向世界输出中国特色价值观时,乔装打扮之后,因披上了儒教文化的外衣而更具隐秘性与诱惑性。对此文化渗透,国际社会并不都是傻蛋。记得几年前,加拿大各大报纸就曾转载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中国利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笼络人心”。此据加拿大新闻社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施展‘软功’,争取全世界的民心”。加国保安情报局负责人贾德承认,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监控中国方面的活动。该报告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平台,是向加拿大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是对加拿大人进行“洗脑”的机构。

中国将输出儒家文化冠以“孔子学院”名称,源自国务委员陈至立的提议。她认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所以便称其为“孔子学院”。中国的“孔子学院”目前已经在全球一百零六个国家的三百五十多个教育机构落户,在国外中小学设置的孔子课堂发展更快,现已达到五百多个。美国应是中国打拼“软实力”和进行对外宣传的重点对象。《今日美国报》今年一月报道,中国政府出资在全世界兴办的“孔子学院”,在美国竟占了其中的大约七十所。

尽管大多数美国人一开始认为“孔子学院”给他们学习汉语提供了良好机会,但随时间推移,有不少美国人都开始担忧“孔子学院”背后的中国官方争夺话语权目的,令更多崇尚自由价值观的人士警觉。今年三月二十八日,美国国会外交事务监督与调查专门委员会就“中国公共外交代价”举行听证会时,国会众议员达纳‧罗尔巴克尔就指责中国通过私营媒体和公共教育“进行宣传”。

美联社曾经撰文报道,中国“国家汉办”开设孔子课堂的建议在南加州一些地区遭到抵制。当地居民给报纸投稿质问说,中国的资本已经改变了当地的商业,难道中国还要改变美国的孩子?他们认为开设孔子文化课堂是中共的一种“宗教入侵”和“文化入侵”。

崇毛尊孔,内外有别

来自中南海的文化软实力打拼谋略,是要借助于大力在国内灌输“红色记忆”与向海外输出儒教文化的两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让共产党不仅领导红军,领导八大“民主党派”与各种宗教信仰共同组合的“和谐中国”,而且能领导孔子,“驰骋天下”,引领“和谐世界”。当下,中共正在国内高调纪念毛泽东剥夺文化自由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发起红色文化大宣传。连续几天,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中尽在唱中共意识形态的“红歌”。由此可见,其实如今的毛泽东与孔夫子都是听命于中南海的指令,成为用文化软实力开辟国际国内两个战场的两员主将。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学者柯兰齐克撰文指出:中国猛增的“软实力”不是源自对中国或中国文化的内在热爱。他警告说,“软实力外交,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会给中国带来挑战。”在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来自中南海的毛泽东加孔夫子霉变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软实力战役中,能否取代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世传播。

文章来源:《争鸣》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