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好莱坞 逼各国电影显特色

【新唐人2012年7月4日讯】(中央社台北4日电)对美国人来说,电影绝对是门好生意。根据“全球中央”杂志7月号专题,美国电影拥有9成国际市场,创造年度119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其他国家在好莱坞强势输出下,只有努力走出特色。

即使是以自己文化为傲的法国,美国片的市场占有率45.9%也高过法国片的40.9%。法国政府赞助电影创作不遗余力,去年补助的电影长片计划达272部,总金额14亿欧元。法国的电影票价包含10.72%的税捐,作为赞助电影创作和发行之用。

日本同样对电影采取保护措施,对外国片施行严格的分配制度,除非超强的外国片有配合全球同步放映的需求,否则上映外国片的时间都是安排好的,而且比台湾和其他地区晚很多。二战后日本曾有一段电影黄金期,60年代后期低成本的浪漫色情电影成主流,2000年以后的趋势则是由畅销漫画、日剧改变成电影。

南韩原本对电影也高度保护,但为了履行与美国签署的双方投资协定,逐步开放,韩片上映日数从一年146天砍为73天,结果韩片并未被开放的竞争打倒,2011年韩片在南韩的市占率逾五成。南韩人对于自己国家事实改编的电影特别感兴趣,为历史事件翻案的“实尾岛风云”是第1部突破1000万人次观众的韩片。

90年代后期,台湾政府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完全开放对外片限制,也删除向外片征收国片辅导金的规定,结果是加速本土电影和好莱坞片势力消长的变化。影评人闻天祥认为,台湾电影吸引观众的,必须是好莱坞无法提供的“可亲性”。

印度片就是成功走出自己特色的范例。歌舞片在印度大行其道,印度有26%的人口是文盲,其声光效果不但能让人暂时忘却贫穷的痛苦,更易于让观众了解剧情。台湾导演侯孝贤评价印度片时曾说,印度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就是“local”(在地),有不同于好莱坞的想像。

除了谈不同国家的电影发展外,7月号“全球中央”还有许多精彩内容。旅法作家林鸿麟畅谈在法国参加天体营的经验,说明天然主义者想藉由裸体除去每个人的社会阶级,过着环保而彼此尊重的生活,和性解放其实没有关系。另外,杂志中也专文探讨可能对人类生活起革命性作用的“试管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