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剖析爱国暴民

【新唐人2012年9月16日讯】 反日活动席卷全国,愈演愈烈,到处砸烧日系车,侮辱、殴打日本在华人员,洗劫日本商店,众多人欢呼雀跃,无不大呼“过瘾”“解恨”“爽”!

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这使我不得不想起百年前的义和团运动,被官方称作“一场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和封建势力的爱国运动”。仍然鲜有人了解那场运动中的细节,发自山东和河北的义和团运动,直接的动因是有组织的白莲教背景的农民,在“洋教士取男童元精”“教会吃人肉”的迷信谣言的蛊惑下,掀起的一场暴民动乱。他们所过之地,所有的教会都遭到洗劫和破坏,教士也遭到迫害和残杀。一些无理性的知识分子竟然不断鼓动,朝廷也不断纵容,促使义和团更加丧心病狂,发展到高潮。盲目的排外,表现为以排斥一切外国的器物和文化。义和团杀进北京,四处烧杀抢掠,几名逃跑的学生因为身上携带“洋纸”一张,“洋铅笔”一支,全部死于刀下;一户八口之家,因为搜出一盒“洋火”(火柴),尽遭屠戮。

之后,出现了西方历史中的“各国联合出兵保护使馆教会行动”,也就是我们的“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受尽义和团迫害的人,又加入了八国联军的队伍,与外国人一起屠杀义和团,抢劫北京城。这一来一往,义和团之乱造成的死亡人数要以百万计数,且基本都是中国人杀中国人,至今竟仍被定位为爱国,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么多“爱国贼”打砸抢了。

爱国,也分为爱国者和爱国贼两种。既然是贼,就少不了损人利己,少不了烧杀抢掠,少不了残害他人,没有的,是道德心、仁慈心。

反日活动中从深层次暴露出中国社会缺乏现代精神,仍然是野蛮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

首先,缺乏道德。

尽管这群暴民站在“爱国”的道德高位上,但他们的内心无不是自私、冷漠的。梁启超说,中国人只有私德,而是缺乏公德的,公德缺乏,只因私德有大缺陷。看起来是爱国,实际上是泄愤,看起来是反日,实际上是侵害同胞。难道有道德的人会砸别人家的汽车?打着抗日的旗号侵害别人,泄一己之愤,与公交车上“不让坐”就扇巴掌,逻辑上有什么分别呢?

其次,缺乏法治精神。

我们嘴上虽然说,法律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谴责任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但只要爱国便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平时砸车应该追究,因为不是出于爱国,只要说,我砸的是日本车,不仅可以砸,还可以烧,可以掀翻。这便是暴民们的逻辑。此时,法律已经被他们践踏,我坚信,如果政府再放松几天,这群暴民打不到日本人,就会开始残害使用“索尼、松下、丰田、本田”日货的同胞,这便是爱国?没有法治精神,任何所谓道义,都是站不住脚的。

再者,缺乏尊重人权、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

在打砸抢的过程中,我看不出有丝毫对同胞的眷顾,也看不出有对个人生命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尊重。你砸掉的车,是同胞省吃俭用攒出的血汗钱买的。你砸掉的商店,是同胞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平时口口声声要人权、要自由的这群人,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露出的竟然是强盗的嘴脸,我不禁慨叹人性的自私与冷漠。这群人,有几人去砸掉自己的相机,拆掉自己手机里日本生产的芯片和显示屏,你甚至应该去砸掉自家日本人最先发明的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显示器,我坚信,以暴民的逻辑,国家强盛指日可待,钓鱼岛的收复也仅需弹指一挥间。说到底,仍然是当“婊子还立牌坊”人格缺陷的表现。

还有,缺乏公民教育和基本人文历史知识。

缺乏人文知识,再没有法制意识,便很难有人文关怀。那种阶级斗争的历史观渗透进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中,像毒瘤一样,助长人们相互之间的仇恨。今天的人们不懂得真正的历史不是一刀切的历史,不懂得对历史的定位标准不只有所谓“是否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更不懂得历史是众多偶然因素共同促成而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吐温说:“不读好书的人不比不读书的人强多少。”我们没有良好的公民教育,也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权利的尊重。我们没有真实而温和的人文历史教育,也就没有对真实历史逻辑和国家命运的认识。仍然有多少人相信“我们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战胜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达到大半个中国,距离重庆也仅有几百公里,若不是苏联的南下和两颗原子弹,你真的相信中国能战胜日本?这种靠独立意识和牺牲精神能战胜先进武器的错误历史观,何时能被纠正?

造成以上这些的原因,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一个追求正义和优良道德的制度对现代公民的教育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有道德和现代精神的公民只能从现代制度中产生。不要说,今天的打砸抢和政治改革的滞后没有关系。试问,公权力侵害人权的现象难道能在人们心中产生宽容?对生命尊严的漠视难道会产生理解与热情?腐败和贫富差距的极端化难道会产生人们对相互之间财产权的尊重?政府的夸大政绩的宣传难道不会使国民产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霸主”的认知?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思考。

从社会群体意识角度看,中国威权主义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导致缺乏社会组织,人们面对的不是温和、团结的社会团体,而是冷冰冰的政府权力。这种市民社会的缺失曾经使人们过度相信政府,却又使人们今天过度怀疑公权力,民粹主义迅速在网络上泛滥,官方却提出要争夺微博等新媒介的主流领导权,堵塞民众政治表达渠道、限制民众正常利益维护渠道的统治观念,无疑是制造定时炸弹。当下的反日暴动是一种民粹主义的极端化结果,一旦被部分人组织利用,在外交恶化的刺激因素和个别国家的支持下,很容易将矛盾爆发点由对日本转向政府,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也必将付之东流。

社会贫富差距与政治腐败问题导致的不满情绪与民族主义不断融合而产生出的民粹主义思潮几乎成了网络上的主流声音,这种扭曲的社会意识中不仅带有极端化倾向,同时也带有政治文明衰退的专制、独裁、暴力等烙印,而且逐渐走出网络而产生极端化行动,必须警醒。

文章来源:《一五一十部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