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延安日记(176)

【新唐人2013年3月3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5年4月30日-(2)

周恩来有了明显的转变。

1943年7月之前,周恩来一直都是中共驻重庆办事处的负责人。

毛泽东说他是反对派中的“经验主义者”。这样,他就把周归入“莫斯科反对派”,实际上周也确实是莫斯科反对派的,因为他曾经赞同王明的观点和支持共产国际的决定。

在整风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企图诽谤“莫斯科派”的某些人,同时争取另一些人。从事实来看,毛泽东想争取周恩来做盟友,因为毛给他一切机会,让他悔改,以后又让他与“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一致起来。

在毛泽东和康生的压力下,周恩来不仅脱离了王明派,而且谴责了共产国际的活动。

于是,他就从毛的对手变成了毛最积极的支持者。到1943年底,他已开始执行毛的最微妙的任务。诸如调解毛与王明的冲突等等了。

毛泽东所有的重要计划都出自周的手笔。周是促使共产党领袖与美国人进行接触的主要人物。总之,周可说是对西方抱有好感的中国人之一。

周非常积极地同美国人进行会谈。他是中共外交政策方面的一切重要行动的幕后操纵者。毛主张在解决远东问题时最大限度地孤立苏联,周支持这一立场。众所周知,他们对美国的依靠为时甚短,不过,这倒也不是他们的过错。

周恩来恨康生(周吃过整风的苦头)。

周恩来的女儿与马海德的妻子苏菲很要好。

周处理各种问题都相当冷静。他很谨慎;相当健谈,但又守口如瓶;他善于适应各种形势;在党、政、军各机构中都有他的人。这些人似乎自成体系而忠于他。

他见识广,政治上灵活得到了机会主义的程度。在我看来,机会主义是他的主要的政治气质。

周是与闻中共中央主席私事的少数人之一。事实上,有时毛在解决家庭小纠纷时还要求助于周。

周能够把自己的决策付诸实施,而且一贯如此,但总要把这些决策说成是“毛主席的思想”。(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