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习李体制”无胡耀邦赵紫阳的政治勇气

【新唐人2013年3月22日讯】(新唐人记者王安平综合报导)大陆被称为“胡温体制”的中共领导层,如今已被习近平和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领导人接替,被外界称作“习李体制”。有评论认为,习、李接班之初,虽然在整顿官场作风等方面表现出强势,但一旦触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们就判若两人,没有胡耀邦赵紫阳的政治勇气。

3月14日,在中共两会上,习近平和李克强按照预先定好的,分别接替了胡锦涛国家主席和温家宝国家总理的职务。预示着习李执政全面开始。

香港《明报》的评论文章称:“中共从胡锦涛时代开始强调集体领导,总书记不再被称为‘核心’。人们都把总理温家宝与胡并提,称为‘胡温体制’。如今,人们又把习近平、李克强并提,称作‘习李体制’。”

文章指出,习近平、李克强在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分别排第一、第二,这与胡锦涛、温家宝以前在常委中排名第一、第三有很大不同,意味着李克强与习近平权力差距比温家宝和胡锦涛的差距更小,李克强的实际权力也将比温家宝更大。

然而,习近平和李克强虽然已经拥有了最高权力,但对于他们是否会改变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外界是众说纷纭。

署名张华的评论文章说,自去年十一月中共十八大出任中共总书记,到今次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大会,习近平的视察、讲话等,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且颇有威严。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文章却认为,习李体制在中国政坛是太子党加团派的最强拍档,海内外对他们推动政治改革期望甚殷,但从新领导层在几次重要会议上的言论来看,他们所选择的政改起点是早在1980年代就提出的政企分开,相比1987年中共十三大,即赵紫阳时代力主党政分开,习李的政改主张已是严重倒退。

文章认为,习、李接班之初,虽然在整顿官场作风和军队纪律、在应对钓鱼台和朝鲜核问题等方面表现出强势,在公布身世、利用微博发布讯息等方面表现出与时并进的宣传能力,但是,一旦触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们就判若两人,没有胡耀邦、赵紫阳的政治勇气。

文章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所谓反贪风暴、所谓作风转变,结局只会是空谈误国。如果到今年秋天中共举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习、李在政改方面仍维持在空谈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对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没有明确承诺,他们与民间舆论的蜜月期势必宣告结束。

习近平四度吹捧毛泽东

在习近平放出要坚持改革开放、还要有新开拓的言论的同时,他却在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或在正式公开场合放出一些与坚持改革开放相反的言论。

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又引用多个毛泽东的词句等。

时政评论家草庵居士认为,习近平上任后四度吹捧毛泽东,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典故几乎是顺手拈来,显示他真正崇拜的可能是毛泽东。习近平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何方,令人担忧。

中国公共知识份子姚监复表示,无论习近平表现多亲民、在腐败问题上增大力度,其一党专政似一块无法融化的铁板,不可撼动。威胁到一党专政,或是他们认为威胁到一党专政的,他们都会反对,他们为维持中共政权,宁可拖下去。但他们不知道高压锅何时爆炸,他们把减压筏都关死,下面干柴烈火,将来高压锅会毁坏的。

姚监复指出,很多人再对“习李新政”抱有期待是不现实的。期望本身就是善良的幻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变成赵紫阳对胡锦涛、温家宝的评价:“他们是好人,但是不可能大有作为”。这个评价也适用于习李这新的一代。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