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回味百年“中国梦”

【新唐人2013年4月1日讯】2012 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习就任国家主席时,再度发表讲话畅谈“中国梦”,新任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时又加以诠释。“中国梦”或将成为中共 第五代领导人的执政理论基调。

中国梦,美国梦?

习近平在今年3月17日的人大闭幕讲 话中,描绘了他的“中国梦”愿景。除重申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段话的潜台词是:党永远是正确的,只有跟党走,个人才有出路。他还特别阐释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成为讲话中最为煽情的段落: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听到此,不禁想起耳熟能详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自1620年“五月花号”登陆北美到1776年美国独立,世世代代的美国人深信不疑的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新大陆给每个人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而不是家世和背景。“美国梦”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来此创造自己的价值,正这种价值观造就了美国的繁荣。

曾在美国生活过的习近平,正在将“美国梦”本土化。当前中国由于社会阶层固化、利益固化,最缺少发展机会的,恰好是充满反叛性格的90后、处于都市边缘的“蚁族”,以及离开土地又无法融入城市的2.6亿“农民工”。显然,新领导人已经意识到社会存在着动荡的基因,并试图安抚公众:跟着共产党,一定有希望。这种“承诺未来”的革命集体主义宣传手法,对年轻人或许还有几分新鲜感,而我这样的过来人,却无论如何兴奋不起来……

百年梦,伤不起

中国人百年多梦,自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无不描绘过他们的“中国梦”。

1900 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热情奔放地抒发了他的“中国梦”:“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孙中山在1917年至1920年期间撰写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合称《建国方略》),规划了一个宏伟的宪政共和国蓝图;1924年又手书《建国大纲》,以三民主义作为人民应有之“权”,以五权宪法作为政府施政的“能”,将建设国家的程式分为三个阶段:军政时期、训政时期与宪政时期。政府在训政时期派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虽无宪政之名,而人民所得权利与幸福,已非借口宪 法而行专政者所可同日而语”;“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全国有过半数省分达至宪政开始时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宪法颁布之后,结束党治还政于民,施行宪政。

梁启超、孙中山的“中国梦”都是“宪政梦”,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描绘的“中国梦”也是“宪政梦”: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以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他还承诺:“我们完全赞成军队国家化与废止私人拥有军队,这两件事的共同前提就是国家民主化。”此时毛泽东描绘的“中国梦”,不仅包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且更像是一个契合普世价值的“美国梦”。夺取政权后,这位“带路党”领袖却宣布“一边倒”,带领中国走上了苏联式的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道路。其后毛泽东发动“反右”、“大跃进”“、文革”所造成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大劫难,就不一一详述了。如今执政党要想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不能不深刻反思毛时代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新政轮回,政改无望?

从洪秀全到毛泽东,都曾通过制作西方教义的“山寨版”,描画一张“人间天堂”蓝图,给民众以无穷希望。1853年洪天王忽悠的“天国”是“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1949年毛泽东的伟大画饼是“共同富裕”,率领穷人搞“均贫富”,从“人民公社好”到“革命委员会好”,最终搞得全民均贫好斗,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毛死后邓小平推出新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吸取毛时代竭泽而渔的教训,改提“一部分人先富”,于1979年画出了“小康社会”新蓝图。此后历经两代领导人不断描画,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摸着石头进入本世纪第13个年头,眼前的境况 却是权力垄断资源和财富,社会两极分化,环境污染严重,体制性腐败积重难返……。

从江朱时代的“三个代表”,到“胡温新政”的“科学发展观”,一路击鼓传花,又迎来了“习李新政”的“中国梦”。执政党理论家李君如解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现在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2013两会,前任领导人的几份述职报告,“三自信”“五不搞”基调不变,显然获得了新任领导层的认同。两会的档、讲话和宣传,都回避了政治体制改革和官员财产公开等现实主题,而着意于营造“中国梦”。

古人以十年为一代,三十年为一世。不知今后会不会是这样一种轮回:每隔十年来一次“新政”,每三十年做一回“中国梦”?

何以久安?惟有宪政

习近平上台时称“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强调 “依宪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他和张德江就任新职时,皆誓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达了“忠诚于宪法”的决心。

会后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尽管没有望天背诗,语速也相对正常,但过多的肢体语言,往往掩盖着某种不自信。绝大部分提问机会被安排给官媒和“友好媒体”,预设的问答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基本回避了政改、反腐、户籍制度、计划生育、农民失地,强拆、房价等最为迫切的制度及民生问题,堪称两会史上最“和谐”的记者会。

李克强被记者问及违宪的劳教制度时,仅称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年内有望出台;暗示这种源于纳粹德国和前苏联的集中营制度,丝毫没有被废除的可能。此前由31位代表提出的全国人大在2013年年底之前收回对国务院税收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的议案,人大法律委员会官员的回答是“没有路线图,也没有时间表”,事实上予以搁置。

我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最需要改革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按照1949年建国大宪章《共同纲领》第十二条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也就是以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而不是以现有的“代表选代表”方式,间接产生由省市到全国的人民代表大会。要改变人大的“橡皮图章”形象,首先需要改革沿用了60年的人大选举方式。

张德江在本次人大闭幕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精湛的表述让人没法不认同,但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执政党能兑现承诺吗?

十年一度的“新政”,总是与领导人的姓氏关联;与其循环透支人治式的“新政”,不如彻底兑现承诺了六十多年的宪政,这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

2013年3月18日 风雨读书楼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