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共出借权 拯救本土图书

【新唐人2013年07月31日讯】今天(31日)在师大召开了“图书馆公共出借权对出版业影响”研讨会,学者、业者希望开创图书馆、出版社和作家3方共赢的产业环境。

据中央社报导,由于台湾出版业者面临大环境的经济不景气,联合行销研究公司今天主办“图书馆公共出借权对出版业的影响:从国外经验与作者、出版社、图书馆、著作权的探讨”研讨会,希望能开创出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一个环境。

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教授邱炯友仿效英国、丹麦、澳洲等国做法,提出“公共出借权”制度,其内容是指,图书透过图书馆出借给读者,所衍生出政府以补偿金或酬金支付给作家的权利制度。此制度在英国、丹麦、澳洲等国实施多年,有利于图书馆、出版社和作家的生存与发展。

文讯杂志社长封德屏指出,文学类书籍是民众在经济不佳时最先舍弃的消费,而近年来畅销书有7成以上都是外国作品,使得本土作家生存艰困。因此,她支持从补助本土作家开始,实施小规模的公共出借权制度。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洪世昌认为,公共出借权中酬金的计算、出资方,以及支付对象等都是还要讨论的问题。他指出,全台湾500多家图书馆,有近8成没有买书经费,即使以北市图每年新台币8200万元的经费计算,也无法担任酬金出资方的角色。他认为仍应由政府提供预算。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