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1月5日讯】【导读】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记者,三十年代因报导了中共军队“长征”和西北的状况,在国统区引起了轰动,他所着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后,半年内重印7次; 毛泽东曾亲自致函感谢他,并与之称兄道弟。然而他的命运从投奔延安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最后的悲剧结局。
1909年范长江出生在四川的,他曾先后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和北大哲学系学习。1935年7月,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只身前往人迹罕至的大西北,他翻雪山,越过祁连山,绕过贺兰山,西达敦煌,北至包头,跋山涉水上千里,历时10个月。 他西北旅行考察线路,与红军长征过程或重叠、或交错。他的69篇旅行通讯,真实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记载了红军长征的情况,既真切见闻,又深切议论,既广博知识,又人间情怀,在《大公报》上发表后,引起社会震动。随后结集《中国的西北角》出版,“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半年内重印7次。1936年8月范长江赴内蒙西部采访,他所写通讯辑为《塞上行》一书,成为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7年阎锡山路过无锡登锡山时弄了个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被称为“绝对”;1945年范长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灵感突来,对出了“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的下联;陈毅叹曰:“果然才子也!”
1937年2月,赴延安采访的范长江在与毛的一夜长谈后甘心拜倒在其脚下,并要求留在延安,但毛认为其留在《大公报》的作用更大。遵循“领袖”教诲的范长江回到上海后,很快发表了与国民党口径完全不同的述评《动荡中的西北大局》,引起蒋介石的震怒,而毛则万分欣喜,亲自致函范长江:“你的文章,我们都看到了,深致谢意。弟毛泽东”。
1938年3月,他与恽逸群等人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网罗了众多有着红色背景和亲共的新闻工作。1938年10月,范长江突然离开《大公报》,据他当时的同仁回忆,导致范长江离开的直接原因是其不愿“出卖自己的健康”当值班编辑,而与张季鸾发生冲突,冲突第二天,范就离开了《大公报》。范长江离开《大公报》,不仅对该报是个损失,对一向看重实际利益的中共来说也是个损失。据说,周恩来曾亲自找到在《大公报》工作,亲近中共的记者谈话,要他们安心留在《大公报》,“很好地利用这个舆论阵地”。1939年5月,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中共。
离开《大公报》是他新闻生涯的分水岭。脱离《大公报》前,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才华、取得了较高成就的新闻记者,之后他成了为共产党打天下的工具,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从此,他再也没有写出像《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里那样的新闻稿,他在苏北中共根据地创办《新华日报》(华中版),忠实地实践了这些党化新闻观:“共产党的党报是人民的报纸”,“报纸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
1949年10月中共建政后,范长江着实风光过一阵,他先后出任《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不过,他再也没有写出像样的新闻。夏衍就曾发问:“范长江的笔头是很快的,但解放后,范长江这个名记者不写文章了,文章很少。这是为什么?”。 其实,党并不放心从“资产阶级阵营”投奔过来的知识份子,对范长江这个曾为他们立下汗马功劳的名记者也是如此。1952年,范长江离开了新闻界,转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其后又转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等。
文革爆发后,范长江被定性为“反革命”,被发配到中国科学院河南确山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范长江却受到专人监管,干最苦最累的活干,不许与周围群众和外界接触,不能自由活动,否则非打即骂,或者开批斗会。生活上也受到虐待和歧视,其他人可以买肉吃,而范长江不能。当时,五七干校的饭菜经常不够吃,如果有剩下的就给范长江一点饭菜吃,否则就只好让他饿肚子。有时范长江就是排队排在前面了,也会被监管人员拉到最后面,还少不了挨骂、挨巴掌和拳头。一次,他搬运砖头时,因为动作慢了点儿,被监管人员一脚踹到地上;还有一次挑大粪时,因过于沉重,两桶大粪就泼了一身,屎尿味熏得他差点闭过气去。但监管人员仍让他继续挑大粪,连衣服也不让换。
这样日复一日的虐待让范长江终于无法忍受。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刚过完61岁生日后的一周,一早起来,五七干校的监管人员突然发现范长江不见了,后来人们在菜地边的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尸体。
其尸体“被塑料布裹着,抬到离干校七八百米远的一个山涧阴沟里,草草掩埋了。而那口井也被附近的村民用土填上了。范长江死后,被定性为畏罪自杀。一个新闻才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1978年范长江被中共“平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0年,中国记协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了一个“范长江新闻奖”。然而,历史总是嘲弄着人们,也许范长江至死也没想清楚,他的悲剧是怎么发生的。其实,他人生悲剧的帷幕从他离开《大公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拉开了。范长江的悲剧人生给人们怎样的警示呢,值得我们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