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病毒突变可人传人 陆单日增5例

【新唐人2014年1月11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H7N9因其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而成为近年来对人类威胁最大禽流感病毒之一。从2013年底到进入2014年,H7N9禽流感又开始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城市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并已波及台湾与香港。1月10日,大陆单日新增5例H7N9流感病例,现中科院已证实,H7N9病毒出现突变,具备人际传播能力。

大陆H7N9 单日新增5例

H7N9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这种病毒经基因交换感染到人类身上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比SARS还略高的致命性病毒。

2013年2月下旬,H7N9禽流感在中国上海爆发后,曾迅速扩散至中国大陆多个大中城市,之后相关疫情一度被控制住。然而,从2013年底到进入2014年,这种病毒又死灰复燃,再次肆虐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城市,并已波及台湾与香港。

1月10日,台湾《中央社 》报导称,台湾疾管署表示,中国大陆通报H7N9流感疫情,今天增加5起,浙江省2例病危、广东佛山市2例轻症、江苏南京1例病情稳定。疾管署目前对这3省份的旅游疫情建议都是“第二级:警示”

据报导,中国大陆感染H7N9疫情每天都有传出个案,而1月10日单日内新增5起确诊病例的情况尚属首次。

据公开的资料, H7N9在2013年2月底在中国长三角地区首次出现后,也是来势汹汹,在10个月内,中国12个省市发现了148人感染 ,其中46人死亡。

中科院:H7N9病毒已具备人际传播能力

令人国人忧虑的还不只是H7N9疫情的死灰复燃,更让人心惊的是有消息指中科院已确认H7N9病毒出现突变 ,已具备人际传播能力。

1月10日,陆媒《南都周刊》发出报导称,中科院微生物所已破译了目前最让人担忧的两种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9 跨种传播机制,并发现H7N9病毒已经出现突变,开始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的能力。

据报导,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从分子水平上,破译了H5N1和H7N9这两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机制。

报导表示,在流感病毒的八个基因中,“编码HA(血凝素)的是队长,帮助病毒进入细胞;编码NA(神经氨酸酶)的是副队长,负责病毒从细胞的释放;其他六个内部基因片段主要负责病毒的复制。”

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进入所有物种的细胞,它有各自偏好结合的细胞受体,有的流感病毒只能结合鸡的细胞,有的流感病毒则能入侵人类细胞。由于人体的下呼吸道中也存在与家禽的呼吸道类似的α-2,3型受体,因而禽流感能够传染人。

但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容易深入到人的下呼吸道,只有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时,才有可能到达下呼吸道,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这也是禽流感病毒发病率低,而致死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问题的关键是,病毒一旦通过基因突变或者重配,获得了偏好结合人体上呼吸道细胞的能力,就很可能会进化出能在人际传播的禽流感病毒。

不幸的是,目前,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高福团队对H7N9的研究发现,H7N9的某些流行病毒株已经在四个关键的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获得了和人类上呼吸道细胞结合的能力。

所幸的是,H7N9本质上还是一种禽流感病毒,因为它更喜欢与拥有和家禽一样的受体的下呼吸道细胞结合。这意味着,H7N9虽然能入侵人类上呼吸道细胞,但只具备了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也即“有限的人传人”。

“入侵下呼吸道的禽流感病毒喜欢呆在肺部,肺部里的病毒要被呼出,是比较困难的,有很多黏液把它束缚住,让它无法有效传播”专家如是说,“不管H7N9还是H5N1,一旦变成偏好与人结合的病毒,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流感的罪魁祸首。”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