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插队打尖看中国人

三年前去杭州旅行,在一间餐厅门口排队,有一位戴眼睛的斯文青年人拿着手机作讲电话状,谈着谈着就插队排在了我前面。我轻轻地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守秩序排队。他回头看了看我,呆了呆,脸上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仿佛我刚做了件相当愚蠢的事情。我怕他误会,再字正腔圆地补上一句:“请排队”。我这三个字像是一把利器凿开了这个年轻人潘多拉的盒子:他手舞足蹈,一脸通红,拿着手机指着我大声叫骂。我惊呆了,正在思索这三个字有什么冒犯之处?终于在他那一囗粗野的语言中,我听到了相当具总结意义的一句话:“不就是插队吗?!难道要跟你道歉!”这些年在香港游客区因为大陆游客插队(打尖)而产生的争执比比皆是。最令我不解的反倒是正常人不守秩序道个歉也就了结了,最多一声不吭往后站,是什么因素令有些人像那个年轻人般即使做错了事还如此凶狠反击呢?

心理学家弗洛姆告诉我们人除了具备“个人性格”之外,也有另一层“社会性格”。“社会性格”就是大多数人去适应既有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共通社交反应。在一个威权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被权贵集团垄断,并非公平开放予社会各阶层,而在利益纷争时,法律及合约精神并不能保护平民百姓不受权贵的欺压。这个时候,人们普遍产生一种无力感及挫败感。也因为个人在这种利益失衡的环境下未能有效保障自己的利益及财产,代之而起的就是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性格。有趣的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倾向即使是权贵集团亦难避免。由于权力斗争及分赃不匀等因素,权贵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权倾一时回头成为阶下囚的亦非新闻。有时大树倒了,猢狲们自然也遭殃。玩权力游戏的他们更清楚法律服从政治,并非可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盾牌。

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社会性格可慨括为两种特点,“虚伪”及“狠”。为官的在位时“狠”括民脂民膏,一边口喊爱国,一边把妻儿财产往外送。此所谓“裸官”也。平民百姓无权无势,“虚伪”的表现自是一边痛骂贪官,一边巴不得往利益圈子里挤,期望分一杯羹,此所谓“权力关系网”。你爸纵然不是李刚,还有叔伯远房、桃园结拜、“好”朋友等都能沾一下边。而“狠”就是不再相信法律,也不再相信道德,只相信最原始的言语及肢体暴力。因为这种方式最能有效在当时当地维护自身利益。即使不能获取利益,亦能全身而退。大陆微博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人权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对权力的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法治就没有违约的成本,没有成本就没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契约与诚信精神,没有诚信精神就没有人与人交往的生存环境。”人与人交往的生存环境由此只能服从于森林定律。

我们再回来理解插队就容易明白了,资源先后秩序的分配有时是以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的。在商业社会,排队购票、排队购物、排队享用服务等便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成文原则。在一个没有公平仲裁、常处于弱肉强食的森林里,插队打尖是某些人争取资源(时间也是资源)的最便捷方法,别人若以道德(对先来者不公平)或合约精神(讲明要排队)斥之,轻则嗤之以鼻,重则恶言相向,甚至拳头侍候。若你是利益受损一方,他大抵说“不就是插队吗?!难道要跟你道歉!”的歪理。若你是路见不平那种,他会说你“好多事!”威权社会不容许公民社会的成长,各家自扫门前雪才是常识。北方还有一句话说人好管闲事是“吃饱了撑着”就更能显示口腔期人民的社会性格了。在大陆唯一避免有人插队的方法就是将你的身体和排在前面那位紧紧相连。所以下次在大陆排队有人从后紧抱你,别太快误会被人占便宜,很大机会是对方不想被人占便宜,于是来个滴水不漏,无缝交接。

周一岳先生欲以立法规管对大陆“族群”的歧视,此为治标之法。若此等社会性格不改,社会矛盾岂会因立法而消失?而治本之道则大陆资深学者资中筠可谓一针见血:“当前中国表现出来的道德滑坡,实际上是制度问题,是法治缺乏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需要突破制度,建立健全的法治。使一个社会多数好人得好报,而不是相反。在保证好人有好报的环境中,人们自然会形成行善的习惯。”

文章来源:作者网志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