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8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韩寒是中国著名青年作家,他撰写的文章拥有大量青年读者,也因此被媒体形容为“中国青年意见领袖”。日前,《中国青年报》(简称《中青报》)发表了一篇批判韩寒的文章,指其是“当代文坛上的最大丑闻”,网路上顿时炸了锅,挺韩、倒韩的舆论可谓针锋相对。争论从对韩寒作品与人品的褒贬上升到裹挟政治阴谋的分析与讨论。或许是为了避免网路舆论继续向政治因素方向深入,《中青报》随后又接连补发不同观点的文章,试图平衡舆论。韩寒之争会否继续发酵值得观察。
肖鹰炮轰韩寒 一石激起千层浪
8月19日,曾多次批评韩寒、郭敬明等青年作家的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中国青年报》09 版发表署名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批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是烂片,并称韩寒为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肖鹰在文章中说,《后会无期》这部“作家、赛车手韩寒”的导演处女作,虽被韩自称为“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但从情节到对白都充斥着对他人创作的仿袭,是一部毫无诚意的“电影杂攒”。
文章随后针对韩寒个人进行大批判式的猛烈炮轰,称“天才韩寒”是一个辍学生制造的文化骗局,认为韩寒“只是当代媒体联手文学界打造的一个虚假文化偶像”。
文章重提过去部分人对韩寒200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三重门》提出的质疑,认为此书“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文本数量非常浩大”,讽刺韩寒“不读书而智识超群,学业差而才华出众”,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文学奇迹”。
文章并抨击说:“综合韩寒回应质疑的公开表现可证明,已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一个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缺少一个有教养的当代青年必备的社会道德观念。”
文章最后甚至以盖棺定论的笔法写道:“着眼于反腐治国,“假造天才作家韩寒”的最后查证,不仅将坐实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也当是揭开当代中国文坛腐败盖子的一个关键契机。
这篇文章很快登陆了各大门户和微博,网路上顿时炸锅。在“挺韩”与“倒韩”针锋相的文字里充满了火药味。争吵声中还有不少网友把批评矛头指向《中青报》,指责该报刊登肖鹰这篇文章的做法。
评论员李铁微博写道 :“中青报居然登了肖鹰这个逗逼的倒韩文章。就算《后会无期》不怎么样,可肖鹰这种文革味极其浓烈的文章才是真正的烂。满篇都是文革词汇,都是怒斥年轻人的堕落。太逗逼了。肖鹰这种自己学生都说他精神有问题的人 ,中青报就不要砸牌子。”
一位署名“沈东军”的网友表示,虽然他不喜欢韩寒和他的作品,但仍然反对中国青年报在韩寒作假还没有定论前,就用文革时的文风批判他,并质问“难道这就是习主席倡导的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媒体的一部分吗?”
另外一位署名“萧含”的网友也认为中青报发表的文章“充满了文革味道”。留言还说,“无论一个作家究竟如何,无论一部电影究竟如何,无路赞与弹,褒与贬,悉听尊便,但是,你不可以用大批判的方式来抨击,此风不可长!”
《中青报》试图玩“平衡”游戏
19日中午12时许,《中青报》旗下的“中青在线”又刊发了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的署名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试图作一些平衡处理。
在文章中,储殷认为肖鹰在中青报上发表的倒韩檄文是一种“无视法律”,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的举动。
储殷说,肖教授在批评中“夹带私货”,他试图将至今无法证明的“韩寒代笔”作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引入他的批评当中。他完全没有提及,论证韩寒代笔的最得力证据不过是个别人分析。
在文章结尾,储殷说,评价一部电影,用“猥琐”“低级”这样的词汇最多只是刻薄,但是评价一个人是“骗子”却涉及到很严肃的法律问题,以人身攻击的方式来进行观念之争是鄙俗的,以观念之争的面目来进行人身攻击是卑劣的。
由于《中国青年报》是中共属下共青团组织的机关报,网路上的“韩寒之争”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政治阴谋”论。压力之下,肖鹰本人只好再次发声,对大陆媒体宣称,自己此次是“主动向中青报投稿”,声明并没有其他人授意他。
面对升级到政治高度的讨论《 中青报 》有些招架不住,8月20日在该报的02版发表了题为《韩寒之争的背后,没那么多“阴谋”》的署名评论。
这篇评论以“公允”的姿态表示,那些“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猜测其目的,甚至以‘阴谋’思忖”的人,以及“ 站队”、“贴标签”,“由质疑观点,变成了质疑人品”的做法是看多了“宫廷戏和潜伏片”的结果。
该文直言不喜欢肖鹰文章那种“批评的姿态和粗暴的论述方式”。认为其对韩寒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的抨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最后,该文还特意为《中青报》分辩几句,称其“版面上刊发此文或许有失误之处,这是对稿件的判断问题,谈不上‘官家出手’,也上升不到报社的动机及理念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