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月27日讯】(新唐人记者田飞综合报导)据大陆媒体报导,中共中央有意对国务院国资委动“大手术”,国资委相关机构和人员都将面临大幅调整,而调整方案已摆至中共最高层案头。据称此番动作幅度不小,所面临的难度自然也是与之相匹配的,不亚于国企改革本身。
中共国资委在十多年前为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而成立,拥有近30个司局、300多个处室。财政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纳入统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高达53.71万亿元,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8.41万亿元,这些资产绝大部分都由各级国资委监管。
不过,外界一直认为,国资委是阻碍国企经营的屏障,国资委自身的调整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国资委“瘦身”路如何走
据悉,这次国资委的大手术将是精简“瘦身”。国资委对此也自开三个方子:一是真正回归“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色;二是强化监事会对国企领导层的监督职能,成为类似银监会的外部监管机构;三是走类似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路径,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不过,有分析指出,对于这三项职能,国资委似乎放弃哪一个都不容易。
署名“财经智库”的博客文章认为,虽然国资委名义上对国企负有监督职能,但实际上,国资委长期被一些非主责的细节内容所束缚,对于国企资源浪费、领导班子腐败等关键问题已几近失声。
文章引述北京市国资委人士称,负责国企监督职能的国资委监事实际上是“旁听会”,早已成为摆设,这在国企司空见惯。通常,专职监事员每年只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旁听”董事会会议,二是提交年度监事报告。报告中上报的企业问题、缺陷,基本是在企业管理层已有的年度工作总结中,“抄上几句而已”。
文章称,国资委回归正统,并不容易;而如果其想成为类似银监会那样的外部监管机构,其基础工作却几乎要从零做起。
而倘若国资委选择走国有独资投资公司路径,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其中所涉及的资本归属问题将会重新陷入混乱,国资委成立前“九龙治水”的历史或将重演。
国资委动手术借反腐推进
另外,外界普遍认为,这次针对国资委的“改革”是借着习王的“反腐运动”推进的。
去年底,王岐山掌管的中纪委为了专门针对央企反腐败工作,调整了内设机构,将原第一纪检监察室现在调整为第五纪检监察室,专门负责联系国务院国资委和54家中央企业,不再联系其他中央国家机关,也不再参加其他议事协调机构和一系列的整治检查活动。
有分析指出,前国资委主任蒋洁敏的落马、巡视组的进驻以及中纪委新五室的专责联系等,都是利于国资委改革推进的因素。但即便如此,其中所涉及的利益纠葛也必然会招致重重阻力。